549.10.仙神之戰(2)(3 / 3)

霎時間,白夜便感受到了來自隊友的八道視線,那是一種蘊含著詢問與期待的目光。

“超脫必定有其代價,舊日星河……”

“我們隻是在履行我們應盡的義務而已。”

舊日星河幫助“權杖”超脫,而權杖幫助舊日星河延長“終點歸零”的到來期限,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利益交換。

“的確……所以,你們準備好前往神域的境界了麼?”

沒有對這種關係進行任何掩飾,舊日星河繼續詢問道。

“這是必經之路麼?”

沒有選擇立刻答應舊日星河的提議,白夜還想要多了解一些關於“神域”的事情。

而對此,舊日星河顯然也要有預料,畢竟智慧生物的特質之一就是對問題謹慎且理智的思考。

沒有這種特質,文明是無法建立的!

“你們有資格知曉……”

隨後,舊日星河就“神域”的相關內容,向“權杖”的成員解釋了什麼是“信仰神衹”,“秩序古神”等,而什麼又是最純粹的“神”——

關於“神”這一概念,可以將祂看成是一種高維存在,也可以將祂視為一種神格化的規則,以至於在整個多元宇宙的跨度下,“神”的指代範圍可以非常廣泛,甚至一些智慧生命終其一生也不能完全理解“神”的概念。

而在多元宇宙中,神的存在並不少見,同時,神的分類也是非常繁多。

比如秩序古神,就是一種誕生於宇宙初期,與規則同時誕生的高維存在。

同時,信仰諸神則是通過願力進行神格定位的高維存在,一般不會單獨出現,常以神係為單位進行陣營的劃分,如精靈神係,光明神係,元素神係等。

除此之外,還有像邪神這樣,使用被扭曲規則的高維存在,能級上下限難以界定,屬於多元宇宙的負麵。

至於蘇寧所掌控的“聖耀”與“無光者”對應的“無塵的光”這些舊神,其實就是在多元宇宙的跨度下,在時空的演變中,誕生於極其遠古時代的神祗於某些情況下,出現在不屬於自身的時代與時間點上,其力量體係無法被現有的宇宙所包容。

另外,還有一種神被稱作外神,但外神其實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任何種類的神祗都可以是外神。

因為所謂的外神即為不屬於某個宇宙的神祗來到了其他宇宙後,被入侵宇宙的規則排斥又包容,隻能以觀測者身份與該宇宙接觸的神祗。

一般來說,宇宙隻會單純的排斥非本宇宙的神祗,但在神祗自身能級較高的情況下,神祗可以強行突破宇宙外層,進入宇宙內部,在宇宙規則的排斥中間接影響宇宙運轉,就像是舊神“無塵的光”,對於蔚藍星而言,祂就是一位外神,是能夠影響到宇宙真實存在的偉大存在。

那麼,說了這麼多神的種類,“權杖”即將要成為的“神域存在”,又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超脫者所對應的“神域”,其實就是……

“自我認知即為現實的神”!

無論是秩序古神也好,信仰神衹也罷,祂們的成就,無外乎對神格與神職的“包容”——

前者是宇宙初期,借由規則誕生的。

後者則是宇宙形成後,於信仰中溝通規則誕生的。

這兩者的共同點就是祂們都選擇了“包容”某個規則,從而點燃神火,高舉神國,化身規則,成就不朽。

但超脫者對應的“神域”不一樣,或者說,是超脫者在命運之間內晉升成為的“神”不一樣,因為沒有了現有的規則,所有超脫者成就的“神”,其對應的規則,就隻能是他們的力量體係!

比如白夜,雖然輪回規則在很多宇宙中都有,但那都是宇宙孕育的,所以當白夜晉升“神域”後,這多元宇宙內,便又會多出一種輪回的規則!

隻屬於白夜本身的輪回!

這就是為什麼說,超脫者對應的“神域”是“自我認知即為現實的神”了,畢竟殊命對宇宙一切事物的認知都體現在了他們的力量體係中了。

所以,當他們成就“神域”的那一刻,他們對“神”的理解便會成為現實,換句話說,就是超脫者因為實力強大,已經可以做到“唯心成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