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一臉驚愕,但隨即平靜了下來,他點著頭:“是的。”
高老太公瞅了一眼楊奇,說到:
“義倉案,可不簡單,後麵牽扯甚廣。既然我能得到消息,那他們自然也會得到消息。”
“他們?”楊奇歪了歪腦袋,問到:“他們是誰?”
高老太公盯著楊奇。
楊奇眼神毫不退縮。
高老太公看了一會,走到一旁跪坐下來,他搖著頭發出輕笑:“哎,記得我在你這般年紀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心裏相信著世上存在著公理、正義。”
楊奇看著高老太公:“看來,您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你啊你!”高老太公笑著伸出手對著楊奇指了指,他想了想,無奈地歎了口氣,又伸手拍了下自己的腿,好像下了決心:
“你既是並州四戶之人,又是我高家的女婿.......也罷,我就告訴你吧。”
楊奇擺出一副願聞其詳、洗耳恭聽的態度。
高老太公問到:“你可知道,義倉案,不僅僅是義倉案,而是因為義倉案涉及到大隋太子之位。”
楊奇一下子愣住了。
義倉案,也就那麼上百萬斤糧食而已,也就並州城百姓幾日的消耗,這怎麼牽扯到太子之位了?
高老太公繼續說了下去:“當今大隋的皇帝,有五個兒子。你可知道?”
楊奇點著頭,上次從天龍寺回來之後,自己特意去了解過了:
“皇帝長子即太子楊勇,在大興城。
二子晉王楊英,鎮守在江南。
三子秦王楊俊,如今就是並州總管。
四子蜀王楊秀,為益州總管。
五子漢王楊傑,現在好像因為年紀小,還在大興城。”
高老太公點點頭:“看來,你也是有關心這些的,說明我沒有選錯人。”
楊奇露出謙虛的微笑。
高老太公接著說下去:
“身為並州四戶中各戶的當家人,就應當如此,對時局要有所了解,而不是整天就隻知道盯著並州這麼一畝三分地。
其他三戶中的人要是有你一半的格局,我們並州四戶又何至於淪落到今日這般地步......”
等高老太公說完,楊奇問到:“可是,這義倉案,怎麼會和太子之位扯上關係?”
“因為並州總管的位置!”高老太公咳嗽了兩聲:
“當今皇帝,為了安定天下,隻設立了三個總管。
這三個總管都是他的兒子,即江南總管晉王楊英、並州總管秦王楊俊、益州總管蜀王楊秀。
這其中,真正手握重兵的隻有並州總管秦王楊俊!”
楊奇沉酌著說到:
“太公,您的意思是,有可能有人會借著義倉案攻擊秦王,進而影響並州總管之位?
而並州總管的位置,有可能會決定日後太子之位的歸屬?”
高老太公顯然非常滿意:
“是的。如果我沒有看錯,這將是新的一輪奪嫡之爭。”
他接著分析到:
“太子一向賢名在外,但因為身為太子,因為需要鎮守京城。
反而是晉王楊英、秦王楊俊因為平江南,多了許多戰功。
此外,蜀王楊秀在益州,天高皇帝遠,像個土皇帝。
漢王楊諒雖然年幼,但據說特別受皇帝皇後的寵愛......”
“五龍奪嫡!”楊奇的心裏暗暗澎湃了起來。
高老太公嘴裏琢磨著:“五龍奪嫡?這個詞說得好!”
可是,應該沒有五龍,《隋唐演義》裏都說了,其實也就是太子楊勇和晉王爭,其他的幾位,那真正是陪太子讀書。
等等,《隋唐演義》是故事,也隻是故事而已......
不過,清朝時,康熙帝的幾個兒子爭來爭去,前麵是太子和八爺爭,後麵四爺和八爺爭,其實前後就那麼三個人鬥,還稱九龍奪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