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第76章、運輸大隊長(1 / 2)

半個多時辰前。

燕軍大營裏,燈火通明。

孫丙和劉半仙大眼瞪小眼。

有位文士品秩不高,職位不顯,卻以一己之力,構築了大唐最牛的防線,小城之堅尤勝長安之險,成為帝國一道耀眼的亮色:

出身文官,居縣令而抗強敵,善領兵打仗,用兵如神;

作戰千次,每戰皆以弱勝強,且妙計百出,無一敗績;

依托孤城,無後勤補給,卻將士同心,士氣高昂;

拒敵數載,終以身殉國,卻充滿爭議,封賞遲遲。

他就是,大唐張巡。

01 英雄初生

張巡,祖籍山西,708年生。博通群書,曉戰陣法。33歲時中進士,他哥哥張曉為監察禦史,編製僅15人,品秩低而權限廣。兄弟二人道德文章,名重一時。

張巡出任清河縣令,考核政績為最高等。任滿回長安,時楊國忠當權,有人勸他走走後門,留任京官。他不屑地說:這是國家的怪事,京官不能當。於是,調真源縣再當縣令,重頭再來。

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當地很多土豪劣紳,勾結官府,魚肉百姓。尤以華南金最猖狂,時有“南金口,明府手”的歌謠。張巡到任,速將拿下,依法處死。為政簡約,頗受百姓擁戴。

治世能臣,逢清平之世,可造福幾多百姓。

02 初戰雍丘

經楊國忠的不懈折騰,755年安祿山終於反了。起兵的名義是“奉密詔討伐楊國忠”。數月,攻陷洛陽。燕軍聲勢浩大,各州縣望風而逃。

張巡上司楊萬石很識時務,立即投降。本著漢奸一起做的態度,楊太守強迫張巡去迎接燕軍。張巡很氣憤,大哭於玄元皇帝祠,再起兵抗燕,響應者千餘人。

雍丘縣令令狐潮,人亦如狐,嗅到危險,著手投降,並備投名狀。他擊敗平叛的唐軍,俘虜百餘人。因故外出,軍士殺看守、關城門,一氣嗬成。又熱烈召喚賈賁、張巡:來吧,一起殺賊。

張巡入城,斬殺令狐妻兒。令狐潮引著一萬五千叛軍攻城,賈賁戰死,張巡身被數創,馳騎決戰。在他指揮下,燕軍屢被擊退,死傷近萬人,無奈退兵。

756年三月,令狐潮會同燕將李懷仙等4萬大軍,又攻雍丘。人心惶惶,張巡說:“敵乃精銳之師,必有輕我之心。唯有出其不意發動突襲,才能擊潰敵人。敵軍兵鋒受挫,城池才守得住。”

於是,他派一千人登城防守,親率一千人,分成數隊突然衝出,直撲燕軍。敵軍猝不及防,被砍殺大片,匆匆後撤。

次日,燕軍攻城,出動百架投石機,萬石俱發,片刻將城樓及矮牆轟毀。張巡命將士設置木柵,阻擋敵軍,再搬出蒿草灌上油脂,火攻敵軍。燕軍大驚,遲疑不前。張巡抓住戰機,率眾殺出,再敗燕軍。

圍城期間,燕軍很痛苦。稍有鬆懈,城中唐軍就突襲;最過分的是經常夜襲,連覺都睡不好。張巡則與將士同甘共苦,吃飯睡覺不卸甲,受傷後一包紮,繼續上陣。

對峙60天,曆經300餘戰。張巡以數千之眾,力拒4萬大軍。這樣的對手惹不起,撤軍吧。張巡很熱情,親自歡送一路追擊。燕軍丟盔棄甲,被俘兩千多人,令狐潮幾被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