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吞運吐霧,聊表出征前的相思之情。
……
清晨,伴隨著東楚王宮的鍾聲敲響,文臣武將排開長長的隊伍,為首兩人,分別是孔鮒和曹無咎,眾人緩緩走入大殿,此時,殿內已有項莊的親衛士兵五百人分列兩側,手握長劍,殺氣騰騰。
這預示著項莊西征的決心已定,此時無論何人諫阻,都會成為刀下亡魂,百官之中,已有大半人起了退堂鼓,此時大殿內鴉雀無聲,不久,贏亮帶著十餘人走入大殿,在玉階前大喝:“東楚王駕到。”
“恭迎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眾文武慌忙跪地行禮,這時,項莊也來到了大殿,他走上玉階,高坐在上,目光炯炯有神,凝視大殿所有人,其中,很多人已不自覺的低下頭,他們已經漸漸感受到了項莊今天帶來的隱隱殺氣,出兵西征看來已經是不容置疑的話題,誰出頭,誰就會成為第一個墊腳石。
此時大殿內很靜,再與眾人對視許久之後,項莊終於開口說道:“本王今天來,是想澄清一件事情,西征之事,本王已經徹底決定,八月中旬,三軍開拔,你們誰有想法,可以和本王提,但是絕對不允許有黨派之爭,也決不允許有人拉幫結夥公然對抗本王。”
項莊的話分明有所指,很多人聽出了項莊話中有話,但是卻沒有人敢公然出來說些什麼,直到大殿內的安靜終於被孔鮒打破,他緩步走出朝班,來到大殿中央,拱手道:“老臣有話要說。”
“丞相大人,你說吧。”項莊向前傾了傾身子,又道:“若是西征的事,我勸丞相大人還是免開尊口吧。”
孔鮒剛想開口說話,卻被項莊噎了一句,心中沒來由的火冒三丈,他用拐杖敲著地麵,怒道:“大王,江東之地剛剛得已安生,雖然北方,關中戰亂不斷,但是眼下卻波及不到江東,我覺得大王此時出兵,太過魯莽,況且,兵禍一起,江東將無安寧之日,糧草供應遠沒有大王想的那麼容易,況且,東越雖敗,卻也未曾放棄再戰東楚,西麵南越也是蠢蠢欲動,不知兵禍何時會波及廬江,一旦大王出師西征,後果不堪設想啊!”
孔鮒義正言辭,他的門下官吏紛紛跪地拱手:“大王三思啊!”
孔鮒聯合眾大臣抗議,這已是項莊心中早已預料到的結果,此時正好可以借機削減孔鮒的權利,以免孔家在江東權力過大,根深蒂固,尾大不掉,他日難以駕馭,便開口嗬斥道:“天下之戰關乎民生,楚國故地尚未收複,劉邦匹夫何德何能,敢小覷我楚國,又毀我叔父項伯的婚約,國仇家恨,怎能放棄,本王西征,也是為了長遠考慮,一旦劉邦獨大,占有關中之地,兵過數十萬,他日會師南下,我們東楚彈丸之地,便可抵擋敵軍數十萬雄師嗎?”
項莊說到這,看了看殿下的曹無咎,又道:“況且,把敵軍壓製在萌芽之時,才是上策,這是本王的長久計劃,你們不必多言。”
孔鮒還想再說,早已和項莊謀和的曹無咎已走出朝班,拱手道:“諸位同僚,大王西征的計劃是對的,與其讓劉邦一家獨大,何不提前出兵,聯合各國共同壓製劉邦,將其消滅,之後,關中仍然三分,這也對未來東楚國進取關中有利無弊,我同意大王的決定。”
曹無咎的表態,立刻有一般武將附和道:“居安思危,大王遠慮,必得天佑。”
“我等支持大王。”眾人紛紛跪地表態,這時,項莊看著殿中的眾人,令道:“本王西征,擢令曹無咎為安東大都督,桂英豪,馬天宏為副將,並擢令利幾接管丹徒河港兩萬軍,項襄接管江乘河港一萬軍,保守江東,不得有誤。”
曹無咎等數人走前一步唱諾,這時,項莊又看向贏子嬰,令道:“擢令贏子嬰為左丞相,孔鮒為右丞相,總領江東政務,孔吉為治栗內史,總領江東農業,供給軍前,不必隨軍出征,其餘人等,各司其職,若有再言諫阻西征者,殺無赦。”
項莊的強硬態勢,又在一日之間提拔了贏家,曹家為江東核心官員,製衡孔家,使得很多人變得焦慮不安,左右觀望,更不敢再諫言西征之事,使得一場朝廷風波在無聲無息中消失了。
次日,也就是項莊朝會之後的第二天,丹徒河港忽然集結船隻近百艘,一袋袋糧食和馬匹草料被運送到船上,一旁,樂天站在港口,他凝視著忙碌的士兵,沉默許久的江東楚軍,終於再展雄翅,翱翔入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