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那麼快就過完了,陳小童就開學了。
家裏也就開始農忙了,經常陳小童回了家,爸爸媽媽跟爺爺奶奶還在田裏麵幹活還沒有回來,她在家裏吃不上飯,就跑去太奶奶家蹭飯去了。
吃飽了飯,她拿著一個饅頭,蘸滿了油汁,然後跑到拴著馬的別院裏麵去,那裏原來是爺爺奶奶住的房子,但是幾年前下大雨,房子塌了,然後隊裏麵分了別的房子給爺爺奶奶,這個房子也就廢棄了。
陳小童跑到屋簷下,那個屋簷還是沒事的,隻是屋子不能住人了。那條黃狗就拴在屋簷下麵,經過近一個月的相處,陳小童已經跟這條狗混的很熟了,狗早就認識她了,她也是超喜歡這條狗的,所以每次吃飯的時候別的事情可以忘了,但是她總是忘不了那東西給狗吃。
陳小童細心的將饅頭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到了狗的食槽裏麵,黃狗低著頭舔了舔陳小童的手,然後開始吃東西,陳小童摸著黃狗的背,但是還是不敢摸它的尾巴,她從小就是對於自己沒有把握的東西,從來就不敢嚐試。
所以,她從小就隻翻過一麵牆,就是一麵不到一米高的土牆,下麵還有上下的墊腳;從小就隻爬一棵樹,那棵樹很粗很大,在距地麵三四十公分的地方分了很大的樹杈,她每次去了田裏麵就跑到那顆樹跟前爬一次,單純的站到樹杈上麵,不再朝上麵進軍;她從小就不敢翻跟頭,沒彎過腰,貼過牆,跳過皮筋,到現在她都八歲了,還不會騎自行車。
在山村裏麵,哪個孩子會這麼不爭氣的啊,要是將陳小童放到人群裏麵,就算是認識她的人,看上三眼也絕對找不到她在哪,因為她除了那個臉蛋長得漂亮一點,身上根本就一點特色都沒有。
不思進取用在她身上在合適不過了,還記得學前班的時候,她考試可是班裏第二,而且還是倒數的。
回了家媽媽問她考了多少分,她說老師沒有念成績,結果媽媽從別的小孩子那裏問出來,她雙科的成績隻有六十六分。
還好當時家裏人沒有看到她的試卷,不知道她是怎麼出錯的,要不然肯定不隻是取笑的事了,錯了不該錯的問題,不訓她才怪呢?!
按說,像陳小童這麼古靈精怪的孩子,從小鄰居街坊,家裏家外的都是一直誇她聰明,太爺爺也是從小最寵的就是她了(要不然她也不敢在家裏那麼囂張,有靠山總歸是不一樣的),但是為什麼學習就這麼爛呢?
家裏人總結出一條經驗來:
心用的不是地方!
她總是喜歡亂搞,比如說。有一天看到電視上麵報道一個孩子在玩泥雕,她看了那栩栩如生的泥雕,當下就跑出了房間裏麵,和起了泥巴,所以奶奶家的門口,總是擺放著她的傑作,小卡車,小汽車,小亭子跟小屋子
又比如說,某天,她看到了電視上麵講述東北的冰雕,那麼晶瑩,美麗,暈著昏黃的燭光,顯得溫馨異常,她都心動死了。
於是,第二天從水桶裏麵撈起一大塊冰塊,開始打磨起來,小手凍的通紅的,但是冰塊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她抬起頭看了看天上有些刺眼的太陽,於是一個詭計上了心頭,算了,就放這吧,等太陽把它曬化了我再來。
跟著就去看電視去了,等到晚上的時候她從房間裏麵出來去廁所的時候,在那個放冰塊的地方經過了幾次,早已經忘了自己還“曬了”冰塊呢
事情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某天,她看到了燈籠,奇思怪想又開始了,拿著沒用的煙盒酒盒,做好了形狀,鑽了窗戶,還用透明膠帶黏好了,當成玻璃,放上家裏麵剩下的小頭頭的蠟燭,提著就朝學校走。
冬天的時候,天總是亮的很晚,她一般都是六點多去學校,但是早晨的時候有風,她一邊走路,一邊用手護著提著的“燈籠”,優哉遊哉的朝著學校出發,半路沒到,蠟燭就滅了
然後她有想到了在晚上的時候,燈船!
找到了好多的小木塊,小木板,沒用的蠟燭,蠟燭放到木塊上麵,在一個大盆子裏麵放好了水,把木塊放進去,燈船做好了,晚上的時候她點了蠟燭到了那個廢棄的院子裏麵玩自己的浪漫,要知道,這些事情都是她瞞著家裏人自己搞的,要是讓家裏人知道了又該罵她胡鬧了!
結果陳小童端著盆子走到了院子裏,點著了蠟燭,一陣風吹來,全滅了
她一個人的浪漫啊,每次總是這麼糾結,這麼艱難。
她很喜歡畫畫的,一本叔叔不要的簡筆畫的書,她都畫了n加1遍了,所以她不用複印,看著就可以直接畫出來,還可以畫的很像。
這樣的基本功造就了以後她的模仿本領,臨摹別人的畫,字,都可以很像。
陳小童總是對什麼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心,好奇心害死貓這個真理。總有一天會在她身上印證。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她學了好多的本領,比如說手工,這可是她的專長。她對針織,剪紙,曲藝,器樂
那些什麼的統統感興趣,泛愛也算是一個優點吧,但是用心不專好像是個缺點。
陳小童看著黃狗吃完了食槽裏麵的東西,滿意的站起來,去太爺爺院子裏拿自己的書包,準備去學校了。
“童童,這麼快就吃完了啊?”
“啊。”
“下次吃東西別那麼快,小心噎著,又沒有人跟你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