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將軍臉色不太好看。他就是邊境將領,這些老家夥瞎了嗎?
“未必。”
百官看向否定之人,竟是左宰相。
“親王乃皇室血脈,若親王臨邊關能引起敵人惶恐和揣測,亦證明朝廷對邊關重視。”
“臣認為有道理。”右宰相讚同,“虛張聲勢之計不費一兵一卒,乃上策。”
靖明宗摩挲龍椅的扶手,蹙眉深思。
兵部堅持己見:“派威名赫赫的將領也起同樣效果。萬一太真國攻城挾持親王豈不雪上加霜?”
一語中的,其他大臣包括兩位宰相啞然。
霍將軍按捺不住,打斷道:“若太真國敢攻城,邊關一定會反擊,末將誓死保護親王!”
“說就簡單……”一些大臣嘀咕。
“如果太真國也忌憚這位親王呢。”
此言一出四下皆驚,紛紛尋找是哪位同袍說話,沒想到是樞密院的唐宇德。
燕承天的心頭驀然變沉。
“唐卿家繼續說。”靖明宗的語氣波瀾不驚。
唐宇德卻見好就收,“臣隻是靈機一閃,想起去年潛伏巫山的太真國軍隊被肅清。”
大殿再度死寂,百官不禁屏息,大氣不敢出。經過二皇子一事,誰還敢觸及雷區。
唐大人此言不怕害死八王爺?
右宰相打圓場:“或者派太子去視察一番也能震懾太真國。”
靖明宗聞言,心生一計。“各位卿家的提議都有道理。朕認為派親王到邊境可行,至於太子,朕打算派去巫山督促工程以及安撫巫鹹遺族。”
百官頓時相望,感歎一舉兩得。
太子得人心,親王震懾敵國。
“至於派哪位親王,朕思量一番。霍卿家和洪卿家長途跋涉,先行下去歇息。”
李玉識趣地喊退朝。
朝堂之事瞞不過澄王府,夜羽回王府的書房向宛舒稟報朝廷的動向。
宛舒一邊聽,一邊不動聲色地書寫大字。
免死金牌找到了,雖是一把雙刃劍。
夜裏,他禁閉房門,從後摟著對鏡梳發的燕瑤。
“怎麼了?”她感覺他有心事。“為今天來的兩個少年煩心?”
“當然不是,他們省心的很。”宛舒埋進她的頸邊,沉醉於淡香中。“邊境的人進宮麵聖,提議派親王震懾邊境。”
“皇上決定派誰?”
“還不知道,但我有預感我要去邊境一趟。”
“你真正煩心的是?”
“我要帶你們一起去,我不放心你獨自留在汴京。可是邊境不及汴京繁華,我不想你吃苦。”
燕瑤了然,原來他糾結這種事。
“如果你要帶我們一起去,相當於安居在邊境。我說過,你在哪,我跟隨到哪。”
宛舒緊緊地摟著她的雙肩。“我不想你挨苦,要不我速去速回。”
她笑了,“邊境的人遇到重大困境才進京吧,你別指望速戰速決。古語雲男兒誌在四方,家人是你的後盾而不是絆腳石。”
她轉身來,指著他的心髒處。
“隨心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