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老黃祖上世世代代就是蛋民,居無定所,以船為家,餓了就下海撈魚,渴了就靠接點雨水。平日偶爾上岸采買點東西,都是靠下海采珠換的錢。人死了就往海裏一扔,要麼就岸上淺淺一埋,任那野狗啃食屍體。官府也不認這些人,不給登記造冊,岸上的漁民對他們也諸多歧視,除了幾個珍珠販子,根本沒人願和他們來往,就是遇到海盜魚匪,也隻能打掉門牙往肚裏咽,日子過得是苦不堪言。

後來有個姓吳的珍珠販子跟這些蛋民的族長談買賣,願意供養他們這兩百多號蛋民,條件隻有一個,每次采出的珍珠,必須隻能賣給他一家。老族長心疼這些吃不飽喝不足衣不蔽體的小輩,明知這姓吳的開價不高,也狠心答應了下來。

開頭幾年倒也相安無事,蛋民們每日下海采珠,除了供奉海虎之外,其餘的都一顆不少的交給吳家,吳家人倒也守信,每月十五定會趕著大車把生活應用之物送到岸邊。可日頭長了,這吳家胃口變大了,覺得蛋民們采上來的珍珠個頭成色跟別家的差距不大,想要更大更好的珠子。如果采不出,那就要斷了蛋民們的供給。

這下可難為死了蛋民們,海裏能產珍珠的就那幾處,深海倒是有大珠蚌,可那不是人力所及了。吳家開始還不信,後來跟著蛋民們出了幾次海,便也認同了。可又過了幾個月,吳家突然向蛋民們要男女各二十,說要有事請水性好的幫忙。當時這一支蛋民也隻有兩百多不到三百人,四十個精壯男女幾乎就是全部勞力的一半了,可既然吳家有這要求,還答應半個月即回,另外又許給了加倍的糧食淡水,蛋民們也就答應了下來。可這四十人一走就再也沒回來,別說他們,就連吳家人也再沒出現過。

三四個月之後,一名蛋民下海采珠回來,慌張的向族長說水下看見了怪物,那怪物人身魚尾,在水裏遊的極快,且潛的極深,最重要的是,那怪物的長相似曾相識,跟之前被吳家帶走的族人很是相像。

族長聽了不敢怠慢,撥出一條小船,帶著幾個好手就往那邊趕過去,就算找不回吳家的場子,也得把自己人救回來,搞清楚到底怎麼回事。

兩天後,族長一行五人在那個蛋民的帶領下到了采珠地。族長藏好小船,便派人輪番下水守候。當天夜裏,便發現了那怪物的蹤跡,而且不止一個怪物。

據下水的族人說,他守在一處礁石後麵,聽見不遠處有入水的聲音,便緊跟著入水。入水後發現了有兩個人身魚尾的怪物在前麵速度極快的遊著,他努力的跟到了二三十米的深度就再也下不去了,而那兩個怪物像根本沒感覺一樣直直衝了下去。

“他們真的不是人,太可怕了,至少有五六十米,那個深度根本不是人能下去的。”那位族人一臉驚恐。

族長問道“看清楚相貌了麼?是不是我們的人?”

族人點頭“相貌沒看清楚,但剛下水的那一會,確實看見了其中一個人的腿上有海虎紋身,應該是我們的人。”

族長沉思許久“我們得去弄清楚到底怎麼回事。”

這是一片礁石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十多個小島,這幾個蛋民所處的位置是這片小島的北邊,最大的島在西南方向,正好和他們對著。等到太陽下山,族長吩咐一個人看著船,他帶著另外的人偷偷的摸上了大島。

所謂大島,其實走一圈也不過個把小時,但島上怪石嶙峋,倒是給打洞藏點什麼創造了好條件。族長一行剛剛上島就發現了海邊的一個洞口,這個洞就大鳴大放的敞在那裏,也沒人把守,也沒什麼掩飾,想來洞裏的人也不會想到有人會發現這麼個地方。

族長正向進洞,突然聽見有嘩啦啦的出水聲,趕緊藏在礁石背後仔細觀察。過了幾分鍾,兩個所謂的“怪物”合力拖著一個筐子出現在洞口,兩個都是人身魚尾,在陸上幾乎就隻能爬行,看那身形無比可憐。

快到洞口的時候,洞裏出來兩個手持火把的人,不由分說就用手裏的鞭子抽著兩個怪物,嘴裏罵罵咧咧,大致就是嫌他們回來太晚,耽誤了倆人休息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