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一錄(1 / 2)

六點五十,鬧鈴準時響起,猛地從夢中驚醒,心髒都要停了。

滿月掙紮著坐起來,昏昏沉沉去拿桌子上的手機。

這是她故意放的,為的就是從床上起來關鬧鈴,以免繼續睡過去。

鬧鈴關掉後,滿月直接窩在椅子上刷手機,她打開微博,點進特別關注,列表裏隻有一個博主,id叫早晚相見。

早晚相見最新更新是昨晚十點,更新內容隻有兩個字和一個符號:晚安。[月亮]

七點整,列表刷新。

博主更新:早安。[太陽]

滿月迅速評論一個太陽的符號,評論完以後退出去,再刷新,評論數已經四位數。

評論區大部分都是同樣的“早安”和太陽符號,熱評會稍有不同。

今天的熱一是:“隻要有想見的人,就不是孤身一人。”[太陽]

下麵的熱評是一些指定向的建樓,比如熱二是“今日cp早安”,熱三是“今日考研人早安”,再往下有教師、律師、醫生、民警等各種職業或分類。

這是一個每天定時早七晚十準時發早安晚安的博主,除此以外不會發任何其他內容,大概是內容健康,粉絲漸漸多起來,評論區也自發組織區域樓層。

滿月本來不知道這個博主,她也不需要,畢竟職業自由,經常不分晝夜,顛倒黑白。

直到幾個月前,她因為作息極其不規律加三餐不按時導致營養不良暈倒,然後被她爸爸媽媽勒令必須按時吃飯、規律作息,否則就讓她搬回去跟家裏人住,妄想再繼續自由獨居。

滿月父母住的是家屬院,鄰裏之間相處幾十年,彼此熟悉信任,白天一般不關門,由此導致大家非常喜歡相互串門或者邀約蹭飯。

這種現象在人際關係稍顯冷漠的當代其實是非常值得推崇的,隻可惜,滿月有點社恐。

所以比起和父母同居,早起也顯得沒有那麼痛苦。

尤其當滿月每天起床,拉開窗簾,一邊窩沙發擼貓一邊感受陽光普照時,她就更覺得,早起,其實還挺不錯的。

早飯是自己簡單弄的,吃前拍一張照片發到微博上,很快有人點讚。

這是滿月的私人小號,平時會發一些日常,也會發一些她的貓,但是沒有什麼人關注互動。

除了剛剛點讚的那個人。

這個人是她從早晚相見評論區認識的,其實暈倒事件之前她已經隱約有一些不舒適的征兆了,隻是她不想去看醫生,就拖著。

疫情緩解後的那段時間,評論區醫學樓很熱鬧,她沒忍住,就在裏麵問了一嘴經常胃疼吃什麼藥最見效,答複她的人很多,但隻有一個人給她發了私信。

就是這個人,id叫八-六,頭像像是畫的,明月點亮,河麵粼粼,倒映著幾道清輝。

他發了一條很細致的私信,先列舉了幾種市麵上常見的有效胃藥,又分別列舉了藥物的注意事項,最後還叮囑她如果很嚴重,建議去醫院檢查治療。

因為社恐,滿月很少與人相處,也沒什麼朋友,即便是二次元,也沒有很能談得來的基友,所以麵對八-六這樣妥帖細致的幫助,她第一反應是抗拒。

出於禮貌,滿月在私信裏跟對方說謝謝,對方倒是沒有繼續與她深聊,也隻是禮貌地說句不客氣。

二人沒有互關,也沒有繼續發展什麼,就像互聯網上無數陌生人一樣,擦肩而過,僅此而已。

是上一次,媽媽忽然間歇性的胳膊疼,她本來不知道,還是後來她在媽媽身上聞到膏藥味才知道,她勸媽媽去醫院看看,媽媽卻敷衍了事說年紀大了,有點胳膊腿疼很正常,她有點難過,難過自己沒法陪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

媽媽不去醫院,她也沒法代替詢醫,刷微博時無意間看到私信列表,也不知怎麼的,她就點進了八-六的私信窗口。

她主動問他有沒有什麼膏藥推薦,可能是她時間選的不合適,八-六一直沒回她,直到第二天下午她醒來,才收到一份與上次同樣妥帖細致的回複。

滿月看著各種注意事項,忍不住想,這人肯定是一位非常優秀認真的醫生。

她向他道謝,他這次很快就回複了。

八-六:胃疼轉移了?

心滿月足:不是,是家裏長輩胳膊疼。

八-六:那還是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長輩年紀大以後會存在很多隱患問題。

心滿月足:嗯,謝謝你。

八-六:你呢?

心滿月足:什麼?

八-六:胃疼好了嗎?

心滿月足:好很多,謝謝你。

八-六:[哆啦a夢微笑]

滿月想著這次聊天是自己主動的,不好意思讓對方收尾,但又不想繼續多聊,就小心翼翼發了一個[兔子]表情包。

幸好,八-六沒有再回。

因為這一點細節,滿月對八-六這個人多生了幾分好感。

他好像真的很有分寸感。

本以為兩個人的交集不會再有第三次,卻不想沒過多久,滿月又主動麻煩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