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彧見秦文帝勤於聽政理事,百官大臣奏請過於煩碎,於是上疏諫道:“我聽說古代的聖明帝王,沒有比得上唐堯、虞舜的。唐堯、虞舜不過問細小的事務,所以被稱作聖明君主。虞舜委任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位大臣處理政務,唐堯則經常向掌管四方的諸侯詢問治國方針,都垂衣拱手,無為而天下大治。這就是所謂勞於求賢,逸於任使。近來見陛下留心沼國安民之道,不憚辛苦疲勞,這也是由於百官大臣懼怕獲罪,遇事不敢自己決定,隻好稟承陛下裁決,因此奏請過多。以至於像營造等細小事情,支出少量財物等瑣碎條務,也都稟奏陛下。陛下在一日之內,須回複眾多大臣的奏請,以致常常天晚忘食,夜半未寢,整日為公文表章操心受累。請求陛下體察我的誠摯之言,稍微減少一些瑣碎事務。如果是經國安邦的大事,不是百官大臣所能裁決的,自然要由陛下詳察明斷;其餘細務碎事,則責成有關職掌部門長官裁決處理。如此,則陛下勞逸有節,安享無疆之壽;百官大臣親職任事,蒙受陛下養護之恩。”秦文帝看了他的奏疏後非常稱讚,說:“柳彧這樣的正直士大夫,乃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柳彧因為近來民間風俗,在每年正月十五日夜裏,人們都要點燃燈籠,遊戲玩耍,於是上奏請求禁止,說:“我見京師以及外州城鄉,每年在正月十五日夜裏,人們都要聚集街巷,結朋招友,遊戲無度,鑼鼓喧天,火炬照地,甚至不惜傾家蕩產,競逐一時的快樂。人們扶老攜幼,傾家而出,街上貴賤相聚,男女錯雜,僧俗不分。穢行醜事由此而起,盜賊奸徒由此而起,而社會因循沿襲這一弊風陋習,從沒有人覺察出它的危害。它不但無益於政教風化,實有害於黎民百姓。請求陛下頒示天下,立即禁止。”秦文帝下詔書采納了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