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河扭頭一看,原來是王鐵柱淨完屍正準備點火呢,崇正忽然動了,不僅動了,還直接坐了起來,嚇的王鐵柱蹬蹬蹬往後退,火石都差點丟了。
崇正雙目猩紅,高叫:“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諸臣誤朕!諸臣誤朕!”
同時一股極為怨戾陰森的氣息從崇正屍體中爆發,整個焚屍間頓時如墜冰窟。
秦河眼皮一跳,好家夥。
這怨氣何止是大,簡直是滔天。
這要跳出去,外勁強者都不見得能將它鎮了。
秦河功德金身滿級,周身百步之內自帶鎮屍效果,焚屍間還有鎮屍陣,外麵還有馬兒鈴。
能在這起屍的,那絕非尋常。
沒任何猶豫,秦河探手一指,一道鎮屍印閃電般打在崇正額上,它頓時起屍的動作頓時一頓,而後直挺挺的躺了回去。
“趕緊燒吧。”
秦河見狀搖搖頭,大黎都完了,喊這些還有什麼用?
怨念執念,不過是心中不甘罷了。
人死如燈滅,這世間的一切,便再與你無關。
片刻之後,藍色大火燃起。
一代帝王,就此成為過去。
灰白幕布緩緩垂落,木梆敲擊的聲響刺透昏黃的燈光,皮影演繹,秦河看到了崇正的一生。
怎麼說呢,一生都是悲劇。
崇正父親光宗是皇祖父神宗所厭太子,母親又是太子所薄的婢妾,所以幼年並不幸福。
五歲時,其母劉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殺,朱由檢交由庶母西李撫養。
數年後西李生了女兒,照管不過來,改由另一庶母東李撫養至成人。
雖說是皇室血脈,但寄人籬下,年少過的十分簡樸且拘束;從未感受過父愛,母親也在他尚且懵懂之時被杖斃。
但從小缺愛的崇正長大卻並不缺鈣,人還算爭氣,喜讀詩書,平日深居簡出,漸漸的在朝野還有了賢名。
真正大的變化,還是他的兄長也就是木匠皇帝熹宗繼位。
作為唯一的異母弟弟,熹宗對他還是不錯的,封為信王,平時也多有賞賜。
起初崇正並不認為自己有登上大寶的機會,也從未設想過。
真正出現苗頭,是幾年前皇兄的幾位子嗣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部夭折。
皇位自古以來便是父傳子,子傳孫,若無子,則兄終弟及。
但崇正也就是想一想,畢竟皇兄正值茂年,還能繼續延誕子嗣。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皇兄身體狀況忽然急轉直下,不久之後又落水身亡。
當魏忠良帶著皇兄死訊上門請他登基的時候,崇正的心理準備遠不足以讓他扛起如此大的一個國家。
但天降使命,不上也得上。
這就叫趕鴨子上架。
問題就出在這,崇正並不蠢,事實上,飽讀詩書的他其實非常聰慧,下定決心之後,三下兩下就除掉了魏忠良,還嫁禍給了狄虜細作。
然而他的毛病就是,他從未接受過“帝王”教育。
他不知道怎麼去平衡黨爭,甚至心中壓根就沒有“平衡”的概念,也不相信平日裏高談闊論,憂國憂民的文人士大夫能無恥到如同市井無賴,政治覺悟十分單純,被東林那一套給忽悠瘸了。
而喜讀詩書的習性,又讓他天然的傾向於東林。
於是乎,一步踏錯,萬劫不複。
又成悲劇。
若是盛世為帝有試錯的機會,他即使不是一代明君,也至少是個守成之君。
然而,這就是命。
亂世多昏君,並不是君一定昏,而是時局已回天乏術。
自縊之前,崇正留下遺書: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cascoo.net
一聲長歎,可悲可憐。
影燈攝魂,審判稱重,黑袍人開金口:“兄終惴惴迎上位,弟及匆匆斬錯臣,閹黨盡誅東林笑,宮闈成籠鳥雀哭,行差踏錯幡然醒,已是王朝末日時,悲哉!!”
獎勵:帝王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