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新皇封沈煉為征西大將軍,平西侯,賜婚安寧郡主,統兵二十萬西征闖逆,以劉彪、曹變蛟為副將,前者封忠貞伯,後者封龍鑲將軍,賜婚永寧郡主。
封曹文詔為鎮國大將軍,統領八萬人坐鎮山海,以防遼東。
下旬,新皇又封豆老六為龍興將軍,統領京營十二萬青壯,坐鎮中樞。
是月,大黎能戰之軍兵餉足額發放,士氣大振。
五月,沈煉策反潼關守將,曹變蛟裏應外合奇襲拿下潼關。
六月,沈煉統兵大敗闖軍三十萬,斬敵五萬,俘敵十六萬,並攻占大同府、太原府。
七月,沈煉再敗闖軍二十萬,攻占平陽、慶陽,一路勢如破竹。
闖軍抵擋不住,焚毀西安向湖廣轉進,曹變蛟兵不血刃,拿下西安。
自此,北國半壁,傳檄而定。
大黎中興之勢,已勢不可擋。
七月下旬,沈煉東出洛陽,於渭水補濟糧草。
趁此空擋,十萬闖軍亂兵從襄陽武昌過境,竄入江南,所過之處如入無人之境,連破二十餘城。
平靜而富庶的江南頓時燃起戰火,闖軍無比雞賊的又打起了殺富濟貧、平均田畝的口號。
不明真相的貧苦百姓紛紛加入,一時間,闖軍聲勢竟有所複振。
江南豪強、勳貴、官紳頓時屁滾尿流、哭爹喊娘,東林黨人十萬火急聯名上奏,請求沈煉速下江南討逆。
皇帝下旨準允。
然沈煉以士卒疲乏,糧草不濟為由駁回聖命。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東林黨人隻得籌集大批錢糧,送往西征軍大營,請求沈煉盡快發兵。篳趣閣
沈煉對所送錢糧照單全收,打造軍備,招兵買馬,卻遲遲不見南下。
於是東林黨人憤而上書皇帝,參沈煉養寇自重,意圖謀反。
然而京城中樞,東林黨人早就在李闖的屠刀和拷夾之下聲勢銳減,聯名上書被皇帝留中不發,石沉大海。
甚至連內閣都沒有進行過閣議。
如此撕扯了月餘,東林黨人隻得再次請求沈煉盡快發兵,並承諾南征所用錢糧,全由東林黨人在江南就地籌集。
沈煉得到承諾這才率軍南下,然而他的攻勢,卻一改往日大開大合、橫掃千軍之勢,就像一個裹腳的老太婆一樣,十分遲緩。
反倒是要錢要糧要的十萬火急,三言兩語不合就叫囂著江南暑熱,要撤回江北休整。
東林黨人氣的跳腳,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四處籌集糧草,不斷的填進沈煉軍中大營。
畢竟和命比起來,錢糧隻是身外之物。
九月,皇帝憐北國民生艱難,下旨免除賦稅、征餉三年。
北國頓時一片歡騰,戰後餘亂迅速平息,朝野直呼新帝乃中興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