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鶯燕燕,花花柳柳,嬌嬌嫩嫩,脂味香風。
如果碼頭是紅塵味,那麼勾欄就是紅粉味。
同樣是紅塵滾滾,卻各有千秋。
這裏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磨煉道心。
看美人吹簫,看花魁扭腰。
琴棋書畫,絲竹管弦,什麼樣的曲,什麼樣的藝,它都有。
南來的、北往的,俗的雅的,絕不讓你看膩。
葷的素的有,逢場作戲有,玩真的也有。
秦河起初還覺的就那樣吧。
結果聽了兩曲之後,嗬,迷上了。
閑來無事,勾欄聽曲。
手提鳥籠,悠哉遊哉。
日子過的跟那神仙似的。
有事沒事,自己還能哼上兩曲。
“爺墮落了呀。”
東城焚屍所,王鐵柱目送秦河提著鳥籠離開焚屍所,不由歎息一聲。
原本多麼純潔、多麼勤奮的爺,現在天天往勾欄裏麵跑。
焚屍都變得佛係了。
有屍體就燒,沒屍體就睡覺。
除了偶爾問一問鰟鮍精和老鼠精的有沒有信之外,別的事幾乎都不過問了。
這比牛廢的還徹底。
牛隔三差五還嚷著要再去龍宮一次,顯示出它的上進心。
搖搖頭,王鐵柱回到房內,從一口箱子內拿出一本鑲金鏤銀的書。
書上有燙金大字:青牛仙人誌。
書籍記載,皆為青牛仙人日常。
這是秦河隨口交給它除了焚屍以外的一項重要活計——著書立傳。
理由很簡單,青牛門徒已經越來越具備組織的雛形,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不止是修煉行,農林牧副漁,車船店腳牙,瓷桑鹽鐵工,各行各業,都有大批青牛門徒的存在。
青牛仙已經漸漸成為普羅大眾的信仰,而且還獲得了朝廷的正式封賜。
是為人間正神,與儒釋道共享人間香火。
與此同時,有些歪門邪道也開始冒充青牛仙的幌子坑蒙拐騙。
如此種種,令秦河不得不留一部書去給青牛門徒們定個調。
坑蒙拐騙還不算可怕,真正怕的是那些歪嘴的“和尚”,冒充青牛仙人的“代言人”鼓噪信眾,為己謀利。
在曆史的長河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代言人的身份更是千奇百怪,有自稱神的兒子的,有自稱神的兄弟的,還有自稱神定繼承人的。
種種亂象最終的爭奪,就是傳話權和釋經權。
翻開《青牛仙人誌》。
第一段話,青牛仙人三十字格言:
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忠心、孝悌、勇敢、謙恭、廉潔。
第二段話,青牛仙人唯一法囑:
待本座末法飛升之後,有四不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