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洞天福地(1 / 2)

羅校長給我說了三條。

首先要我去找一個風水好的地方,閉關修行。山秀水美,外環境平和安逸,內環境就會與之相應。心靜自然神安,神安即會通靈,靈性增強,就能溝通天地浩然之氣。道家講究萬物生於一氣,氣才是世界的本來。

風水之處的神妙還要在於這個地方曾是前輩高人修行的洞天福地,如果能夠再與高人相通,得到指點,更會如虎添翼。

其次要學會或練就一種靈咒,通過咒的力量叩請到大成就者,那麼勝券就會在握了。

第三要自己悟通法的力量,出玄入,神威莫測,增強自身的修為,壯大自己的實力,自然可以與他一戰。

羅校長最後對我說:“龍行,有壓力就有彈力,機遇與挑戰並存,你一定要借這次機會,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我給你三天假,三天後你再來上學,但在三天之內你一定要解決這個大難題!”

我重重地點了點頭:“羅校長,但願我不會負你重望,三天之後你還能看到一個活蹦亂跳的龍行。”

“吉人自有天相,我看好你!”羅校長的手緊緊地壓在我的肩上,我讀懂了其中的深切期望。

離開羅校長房時,已近十點了。大街上稀稀朗朗的人群,我歎道人生愜意莫如悠閑地逛逛大街。

高考臨近,而眼前的麻煩一件接著一件,追尾而來,好在心境淡然,就是生死也早也看破,而累一點,苦一點,也並不算什麼。

快步趕到房裏,林冰還在等我,見我掩上門,神色平靜了許多,她也沒有再問什麼,隻說水已燒好,洗腳洗澡隨你自己,說完便關上房門睡去了。

我輕快地洗完澡,盤腿而坐,在定中找一處絕妙的去處,靜修幾天。

我想起了家鄉的八角峰。

在我家鄉清風鋪鎮東北角有一座林壑優美、草木豐茂的山巒,名叫八角峰,山如蓮花,花開八瓣,俗稱神山,它東接天玉山,南對水澤山,靜穆端莊。山中藏有一些遠近聞名的道家石窟。洞高竣險而有名的是藏仙洞,有詩讚曰:“藏仙洞府本虛空,仙跡傳聞出洞中。留下丹砂人不識,染成色樹滿山紅。

石洞為古已有之,相傳為天仙派創立者呂純陽主持所建。

呂洞賓,原名呂岩,故鄉在河中府永樂鎮(今山西永濟縣)。他出生於世代官宦之家,祖輩都做過隋唐官吏,呂洞賓自幼熟讀經史,有人說他曾在唐寶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進士,當過地方官吏。

後來,他因厭倦兵起民變的混亂時世,拋棄人間功名富貴,和妻子一起來到中條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對可望,遂改名為呂洞賓;“呂”,指他們夫婦兩口,兩口為呂;“洞”,是居住的山洞;“賓”,即告訴人們自己是山洞裏的賓客。他的道號為純陽子。他在棄官出走之前廣施恩惠,將萬貫家產散發給貧民,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民間傳說他在修煉過程中,巧遇仙人鍾離權,拜之為師。修仙成功之後,下山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呂洞賓一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我不知他是否真到了八角峰,但言傳如此,就估且信之。

傳說開洞之前,八仙之中的呂洞賓正遊曆天下,走到此地,一日來到八角峰,見山峰齊翠,風光秀麗,民風淳厚,人傑地靈,遂決定在此建觀傳道。他招來鐵拐李,兩人商量,如果讓凡人修建,耗時費力不說,也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於是決定動用神力。在開工之前,二人化為凡人,到附近村莊告誡村民,從正月十四起大霧封山,不要到山裏去。開始,村民不信,但從正月十四早晨起,果真大霧就封了山,對麵不見人。山中人聲嘈雜,鑿錘之音,漫山遍野,傳至數裏。村民有好奇者,尋舊路入山,行至山路,路皆不見。行走良久,隻在原地轉圈,方始相信。七七四十九天後,三月三日的早晨,霧散天晴,洞府、神像,奇跡般的出現在山腰的絕壁之上,周圍卻不見一點石屑。人們認為這是神仙造就,所以稱為藏仙洞,紛紛上山朝拜,從此,這一天也就成為了當地傳統廟會的日子。

藏仙洞後來建有六座洞窟,分上下兩層,上層四洞略大,下層兩洞略小,每洞都有一個玄妙的名字:玉春洞、虛無洞、五方洞、七真洞、真宮洞、呂祖洞。上層西起第一洞,門額刻“玉春洞”三字,洞中供奉的是開洞神仙呂純陽,峨衣長冠,衣襟飄飄,如臨風而動,好一尊風liu神仙!第二洞“虛無洞”內有一尊石像,身長約2米,雙目沉閉,嘴角鬆弛,合掌托腮,側身臥在石床上,惟妙惟肖的睡相,仿佛正值一鼾剛息,一鼾即來之際。相傳這是道祖陳摶,性情耿直,每睡千年方醒一次,亦不知從何年何月睡起,至今不醒,也不知該睡到何年何月方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