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7:神兵利器第一作(1 / 2)

高雲骨子裏是個很霸氣的男人,血性果敢,從不拖泥帶水。雖然他對蘇蘇一見傾心,但他卻不會為此折腰,或者說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任何東西能折服他骨子裏的霸氣。

行就行,不行就走,他覺得這才是男人應有的豪情,因為這個世上要做的事太多,沒有什麼感情是必須要遷就的,哪怕是自己再傷心,也不能停下腳步。

凝望著高雲遠去的背影,蘇蘇的卻是一臉的黯然,“為什麼他會是高雲……”

原來,當初高家到蘇家提親的時候,蘇蘇曾托人去打聽過,就是因為聽說高雲是個書呆子,蘇蘇才想也沒想就回絕了這門親事。

但她做夢也沒想到,高雲竟會是這樣的。

這會兒,看著高雲灑逸的背影,她的心裏不知道為什麼,會是那樣的惆悵,甚至覺得有點兒委屈,委屈的想哭。

其實,高雲對蘇蘇也是難以忘懷,蘇蘇那美妙的倩影停留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

但高雲想的最多的,還是那些掙紮在苦難中的百姓。算算日子,離他上任隻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了,高雲覺得不能再在這裏停留了,第二天便帶著關羽和張飛返回了逎縣。

兩個多月沒見著高雲,玉兒沒有一天不是牽腸掛肚的,聽說高雲回來了,玉兒壓抑不住心裏的高興,一路哼著小調兒就跑了出來。

“呀!瘦了呢,倒是結實了”。玉兒拉著高雲的雙手,上瞧瞧、下看看,好像高雲會少塊肉似的。

“我又不是去打仗,瞧你擔心的”。

“不許笑我啊”。玉兒不讓高雲笑,自己卻忍不住“咯咯”的笑了起來。

這時孫斌和高順也聽到消息,趕了出來。

“孫斌(高順)拜見主公”。

“不必多禮,快起來”。高雲叫孫斌和高順起來,給大家介紹關羽和張飛。

關羽和張飛先拜過嫂嫂,又跟孫斌和高順他們互相認識一下,高雲便亟不可待的問孫斌和高順,“我交代給你倆的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都已經辦好了,請主公查驗”。孫斌和高順一齊說道。

“好,辛苦辛苦!走!咱一快兒看看去”。

“主公請隨我來”。孫斌趕緊帶路。

高雲離開的這兩個月裏,孫斌可以說是一天沒閑著,帶領全府上下,日夜奔忙,泡製荊條六萬多斤;建起熔窯兩座,收集民間鐵器不計其數;購進大批上好榆木,招募木工三百餘名;密存枸杞、幹菊花兩萬多斤。

高雲看著這些成果,對孫斌大加讚賞,覺得孫斌的才能絲毫不在那些三國名士之下。

高順雖然回府不到二十天,卻也召集到了一千多人,其中善於箭術的七百多人,大多都是周邊的獵戶;善於騎術的二百多人,多是些馬販的夥計;

另外還有一百多人是既善於騎馬,又精通箭術的,這讓高雲很吃驚,向高順問道:“這些人原來是幹什麼的?”

“回主公,這些人都不是中土人,而是從北方草原上遷徙過來的鮮卑人,據說這些人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常年以狩獵為生,所以弓馬俱佳。應招的這些人都在本地居住多年,雖然通曉漢語,但卻一直遭受本地人排斥。屬下以為,既然是主公需要的人才,隻要對主公忠誠,沒必要計較他們的出身,所以就一並招收了進來”。

高順真不虧是三國第一訓兵專家,短短半個多月,竟然能對這些新招來的人手,了解到這種程度,這確實讓高雲吃驚不小,從小處見大才,用人都會有這種感觸。

鮮卑族其實就是蒙古族的前身,高雲想想後世野蠻的蒙古大軍,自然也就明白他們為什麼弓馬俱佳了。

“恩,你做的很好,我們用人就是這樣,隻要心地忠厚,不必計較出身”。高雲對於高順的做法予以肯定。

審視著這些剽悍的鮮卑族青壯,覺得相當的提氣,不是因為他們長的健壯,而是因為他們眼神裏那股高昂的鬥誌,戰鬥似乎是他們的快樂。

高雲也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好還是不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批主力,一定是他們。回過頭來,對高順說道:“孝甫啊,從今天起,你就負責訓練這一千多人,另外高家的馬場和馬場裏的所有馬匹都歸你調度。我要你在三個月之內,把這所有人都訓練成弓馬俱佳的勇士,不得有誤!”,高雲平時雖然很隨和,但下達命令的時候卻是滿臉的威嚴,公私分明,這是掌舵者應有的格調。

“順下遵命,隻是我們總共隻有三百多匹馬,訓練倒是沒有問題,但恐怕不足以武裝這一千多人”。高順雖然不知道高雲要幹什麼,但他卻並不想問。

這就是高順,他隻要認定了主公,就會無條件的服從主公的命令。也許這正是他成為三國第一整兵專家的原因所在。

“恩,這我知道,我會盡快解決,你隻要把他們訓練成才就可以了”。

“屬下遵命!”

高雲給高順安排完工作,接著又對孫斌說道:“輔仁先生,你從明天開始招募工匠,點火開窯,按照我教給你的方法,把所有收來的鐵器和府裏原有的礦石、鐵錠用坩堝重新熔煉,製成統一的鐵胚,聽後調用。另外還要在這裏麵給我熔出一千斤百煉精鐵,我別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