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高雲跟劉旭做的這筆交易,除了那些山賊,恐怕也就高雲自己敢做了。因為這些畢竟是官糧,如果不是知道黃巾起義要來,那這糧食就等於是給朝廷買下的。
但正是因為知道黃巾起義要來,高雲才有恃無恐,到時候誰還管得上查賬啊,這些糧食還不是他說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
出了縣衙之後,高雲把這裏裏外外跟關羽和張飛一解釋,倆人這才恍然大悟,驚得連關羽這麼沉穩的人都連挑大拇哥,對高雲佩服的那是五體投地。
雖然是這樣,高雲也不能不防備劉旭使詐,貨賣兩家。所以還是安排幾個精幹的護院,暗中緊盯住官倉。
因為知道明天要去蘇家赴宴,回家以後,高雲叮囑關羽和張飛早早歇息,自己也回房睡覺。
第二天,高雲身著白錦禮袍、手持羽扇、頭戴長冠、腰係白玉帶、腳下皂錦靴,豐姿灑逸、器宇軒昂;玉兒身穿錦緞紫襯留仙裙、十三顆珍珠裹住秀發、上簪一枚赤金鳳頭釵,輕顰笑、碎步搖,猶如瑤池仙子一般。倆人乘坐府裏最豪華的四匹馬拉的錦緞角棚馬車前往蘇府赴宴。
關羽和張飛在前開路,倆人一樣的錦袍軟靠,騎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十二人的儀仗分兩列簇擁在馬車前後,都是虎背熊腰的大漢,刀砍斧剁一般高矮,一水兒的皂衣長褲、獸皮圍腰,勇武彪悍。
這一行人浩浩蕩蕩,穿過官道,開出逎縣縣城,一路上引得行人紛紛駐足觀看。
蘇府坐落在涿縣北城,建築考究,論氣勢比高府還要宏偉一些。蘇雙知道高雲要來,便帶了夫人和女兒蘇蘇,早早在門外迎候。
見高雲一行威武豪壯、大氣凜然,蘇雙等人不禁暗暗驚奇。
到了蘇府門前,關羽和張飛一同下馬,各拽住車簾一角,往上掀起,高雲攙扶玉兒下車,兩人一同躬身向蘇雙夫婦見禮:“小侄高雲(侄媳玉兒)拜見蘇世伯、蘇伯母,恭祝二老福壽安康”。
原來高老爺子在世的時候,高家和蘇家連同張世平家都有交往,所以高雲才稱蘇雙為世伯。
“哎呀,賢侄免禮,外麵風大,快請到屋裏說話”。蘇雙夫婦趕緊還禮,把高雲一行請進府裏。
蘇蘇自從知道高雲要來,每天都滿心歡喜的期盼著,可這會兒見了如花似玉的玉兒,她心裏卻覺得很失落,一臉的悵然。
但高雲和玉兒自然不能失禮,一起向前跟蘇蘇打招呼。蘇蘇這才回過神來,倉促的還禮。
蘇雙領高雲一行來到前廳,宴席已經擺下,眾人便分賓主落座。關羽和張飛是高雲的結義兄弟,自然和高雲坐在一桌。蘇雙又在外堂另置酒席,款待其他隨從、車夫、丫鬟人等。
眾人又寒暄一陣,高雲便讓關羽拿出一個小盒子放在桌上,對蘇雙說道:“小侄來的匆忙,沒來得及準備禮物,小小心意,還往世伯不要嫌棄”。
高雲說完,隨手打開盒子,裏麵露出一個木製座鍾,不用說這是高雲的手筆。
其實高雲自從接到請柬開始,就為送什麼禮物給蘇雙犯愁。既然是有求於人,這禮物能否打動對方可是至關重要的。
但蘇雙家世累富,金銀財寶人家未必看得上眼,高雲一係列的冥思苦想之後,才想出這麼一個點子,連日趕製了一個上弦的榆木鍾作為禮物,這也算是學以致用了。
但蘇雙等人哪見過這種東西,各自一臉茫然,“賢侄,這是何物啊?”蘇雙疑惑的問道。
“哦,這個名叫‘跑不停’,憑借這兩條指針,就可以準確的知道時辰,我來給幾位演示一下”。因為這個時代對於“鍾”字有所避諱,所以高雲隨口就捏造了個名字。
高雲說完,撥動木鍾的發條,指著上麵的十二個時辰,一一給蘇雙等人講解。眾人聽完之後,無不拍手叫絕。
“賢侄這件寶物精妙非常,實在是太貴重了,我…,我怎麼能收賢侄這麼昂貴的禮物呢”。蘇雙雖然嘴上說不敢要,但拿在手裏卻舍不得放下,可見是相當的喜歡。
“世伯不必客氣,盡請收下,小侄既然帶來了,哪有再帶回去的道理”。其實這東西在高雲看來,充其量值兩塊錢,要真能憑這個粗糙的我玩意兒買動蘇雙,那可真是賺大了。
蘇雙一聽這話,立馬喜上眉梢,“哎呀,這…,這…,賢侄既然這樣說,那我就卻之不恭了,多謝賢侄”。
高雲看蘇雙這表情,知道他在感情上已經被自己完全拿下了,但高雲並沒有馬上道出來意,而是先拿話試探,這是高雲一貫的套路,多知道一點兒信息,就多一份把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高雲看蘇雙喝的差不多了,便開始旁敲側擊。
“小侄聽聞,蘇世伯和張世伯常年做馬匹生意,經常在中土和北方蠻邦之間走動,近年世道不太平,世伯可要多加小心啊”。
蘇雙笑道:“嗬嗬,多謝賢侄好意,其實從涿郡往北還是很太平的,道路也通暢,所以賢侄不用太為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