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106:孔融發來告急帖(1 / 2)

陶謙把這些符牌印綬交給高雲,高雲等於掌握了徐州的實權。有了徐州府庫和稅收做後盾,高雲就再也不用擔心糧餉的問題了。

陶謙手下有徐州兵將近五萬,高雲為了應對日後的戰爭局勢,就用虎符全部調給高順掌領,加強訓練,以提高這儲備軍的戰鬥力。

在高雲整兵囤糧的同時,東漢朝廷的內鬥也已經逐漸展開。高雲誅殺張貴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張讓耳朵裏,張讓聽到這個消息的反應不亞於遭了雷擊,嚇的一屁股栽倒在地上,心裏不停的冒出兩個字,“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張讓這種反應倒不是為了他小舅子的死,而是高雲發出的這個信號。張讓不是傻瓜,他很明白,高雲在這個時候殺了張貴,那意思就是不跟他玩兒了。這是張讓連想都不敢想的。

張讓早就預謀篡權,他也知道,奪權這種事靠他糊弄漢靈帝的那些小伎倆是行不通的。張讓雖然沒讀過M.Z.D思想,但他也知道“槍杆子裏出政權”這個道理,他唯一依靠的就是高雲和他的“虎威軍”。

眼下漢靈帝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張讓正在籌劃要調高雲帶兵進洛陽呢,高雲這一釜底抽薪,讓張讓徹底傻了。

驚慌失措之後,張讓稍微定了定心神,知道篡權這條路是沒得走了,趕緊召集自己的那些心腹商量下一步計劃。

這些人一聽高雲指望不上了,也都嚇得麵如土色。他們都很清楚,朝野上下的人幾乎都恨他們,如果靈帝一死,他們沒了靠山,肯定都不會有好下場。這也正是他們謀權的重要原因。

過了許久,張讓捋順了頭緒,對其他這些大太監說道:“如今謀奪皇位之事已然無望,隻得暫且做罷。我等位高權重,朝野內外多有仇家,若皇上駕崩,我等皆無生路矣!為今之計隻好再尋靠山,暫保性命。諸位以為,董、何兩派我等當投哪家?”

這些太監們都還驚慌著呢,哪裏有什麼主意,一起說道:“全憑張公定奪,我等誓死追隨張公!”

張讓轉了轉他那對兒小巧玲瓏鬥雞眼,說道:“何家勢力雖大,但恐不能容納我等。我等不若去依附董太後,太後勢小,必以得我等相助為喜”。

“張公所言極是!”,眾太監隨聲附和,打定主意,要去抱董太後的大腿。

董太後倒真是喜歡讓人抱,見張讓這一夥兒來幫她,非常高興,覺得信心倍增,當即傳令,讓董承等心腹家將把外麵所有能調的兵力都調回洛陽,準備跟何家一爭高下。

何進當然也沒閑著,也是把自己掌領的各處駐守兵馬全部調回,就等靈帝一死,好給他外甥劉協搶皇位。

董、何兩家這一調兵,各地方守備兵力頓時就薄弱了,四處的大小賊寇趁這個機會又開始興風作亂,四處掠奪。

黃巾軍原有一名領軍大將名叫管亥,張角被鎮壓之後,管亥帶領一隊殘兵逃到了青州,並在青州紮根發芽,日趨壯大。

青州的駐守兵馬一撤,管亥也閑不住了,領十萬賊兵圍了北海郡,逼北海太守孔融交錢交糧。

孔融本就是個文人,不諳兵事,一聽賊寇爆發,頓時大驚失措,忙聚眾將官商量對策。

孔融手下有兩員大將,一名武安國、一名餘宗。餘宗性情暴烈,聽說賊兵圍城,立馬站起來衝孔融一抱拳,說道:“太守大人不必憂慮,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量此等山窪草寇何足道哉!末將願領兵出戰,定斬賊首!”

“好!”,孔融本來就不知道該怎麼對敵,見餘宗請纓,連忙點頭,喜道:“餘將軍真忠勇之士也!本公即與你五千兵馬,出城迎敵!”

“得令!”

餘宗應諾一聲,剛要接令,旁邊又閃出一將,叫道:“殺雞焉用牛刀!?不勞餘將軍大駕,小將不才,願斬管亥之首,獻於麾下!”

孔融定睛一看,這是他帳下的將軍圖海,忙問道:“圖將軍也願出戰?”

“正有此意!祈太守大人恩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