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0251:並州張揚遭殺破(1 / 2)

張郃領兵取樂平,行到鐐阿境內,斥候來報,“張揚使楊醜馳援太原,命部將眭固領兵來救樂平”。張郃當機立斷,就地埋伏。

眭固自上黨領兵奔行,晝夜兼程,兵力疲憊。剛到鐐阿境內,張郃伏兵盡起,兩路夾攻。眭固抵擋不住,被張郃一戰殺的大敗,領敗軍退逃。

張郃殺敗眭固一軍,不去樂平,改道西北,往太原進軍。

楊醜領兵去救太原,被蔣奇一軍當在陽邑。兩軍混戰之際,張郃驅兵從楊醜身後殺到,奮勇向前,一槍挑楊醜落馬,與蔣奇合兵一處,將楊醜一軍殺散。

太原、樂平兩處守軍聞訊大驚,不戰而降。袁紹軍兵不血刃,取下兩處城池,士氣大增。

張揚領兩萬兵馬固守上黨,被袁紹四麵圍攻,情勢危急。

聽聞眭固戰敗、楊醜被斬,太原樂平又俱皆失守,驚懼不已。自知大勢已去,上黨孤城難守,便領兵馬徑出南門,奪路而逃。

南門之外乃是高覽領兵,見張揚突圍,急忙領兵阻擋,使長槍接住張揚,戰到一處。

張揚急於突圍,不敢戀戰,與高覽鬥三十餘合,拍馬脫出,往外衝殺。高覽在後緊追不舍。

袁紹兵眾,張揚左右衝突不出,耳聽高覽追來,隻好回身再戰。

二人又鬥三十餘合,恰逢眭固領敗兵退回。見主公被困甚急,眭固大吼一聲,舍生忘死殺入敵群,奮力擊退高覽,保著張揚,殺透重圍,一路退往兗州,投曹操去了。

袁紹大勝,論功行賞,張郃功大,表為上黨太守,領兵鎮守並州。袁紹自領大軍回冀州,休整軍力。

河北、司隸兩地大戰一起,百姓四散,流民數十萬計,四處避難。

看著兩個老鄰居打的風生水起,高雲是連動都沒動,派人往各地張貼布告,吸納流民。

早在剛到下邳的時候,高雲就派人做過詳細的調查。因為常年戰亂、匪寇等災禍,使得青徐二州人口銳減,四成以上的耕地荒蕪,百業蕭條。

雖然下邳已經治理的很好了,但是其他地方還差得遠。徐州剛要過來不久,青州是剛得的,還有譙郡地帶,都是急需人力來恢複生產。

高雲雖然不是什麼軍事專家,但是對戰爭的目的卻很清楚。掠奪是戰爭永恒的動力,但掠奪的目標絕不是地皮,而是人口和生產資料。隻有人口和生產資料結合,才能產生財富。

既然有輕鬆的方法可以達成目的,那又何必動刀動槍的去搶呢。曹操和袁紹在四處大舉刀兵,高雲卻忙著在後方招攬流民。

這個時候的人是沒有什麼廣告意識的,但高雲卻很清楚宣傳的力量。讓趙宇他們把青徐二州安撫流民的政策寫的清清楚楚,動用上萬人力,四外張貼。冀州、兗州、豫州、揚州甚至司隸、荊州一些地方,貼的到處都是。

高雲從遒縣的時候就開始招募安置流民,對於這項工程已經積累了豐厚的經驗,形成了係統化的操作程序。

青徐二州安置外來人口的政策是相當優厚的,在這個大亂的年代裏,別說那些四處流浪的難民了,就是好些地方的常駐百姓都怦然心動。

短短幾個月時間,大批人口湧入青徐,使青徐兩地半數以上的荒地得以開墾,重新恢複生產。同時人口增多,內需也隨即增大,百業日趨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