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誇下海口(1 / 2)

至正十一年五月,樞密院副使阿速在潁州城外四十裏處遭遇埋伏,五萬漢軍大半降服於劉福通,倒戈攻打元韃。阿速被七十六箭穿心,當場橫死馬下,舉國拍手稱快。

劉福通乘著大勝之後的兵威,招募十萬饑民,一舉攻下了河南江北行省的眾多城市。紅巾軍所到之處皆開倉放糧,百姓感其恩德,紛紛加入紅巾軍,不出數月便發展至數十萬人,直接威脅著偽朝的統治。

元廷震怒,下詔由宰相脫脫掛帥,調集了河南江北行省,中書省,江浙行省,甘肅行省的多達五十萬的四省聯軍圍剿劉福通。

劉福通縱然有通天的本領,但他手下的兵勇畢竟缺乏訓練,紅巾軍的反抗烈火很快被遏製,雙方在河南江北行省一帶展開了拉鋸戰。

然而這些驚天大事對於輾轉於泰州和青田兩地的張士誠來說,都無足輕重。

張士誠躺在藤椅上搖著扇子,抿了一口清茶,一邊看著訓練得熱火朝天的五百教眾,一邊暗自思考接下來的總體的走向。

雖說自身已經具備了一些實力,五個小隊也組建完畢,但實在沒必要在這時候湊上起義的風頭。

槍打出頭鳥,那脫脫就交給劉福通對付,自己在江南積攢實力,豈不快哉?

想到這裏,張士誠拍拍袖子,頗為自得地站了起來。

“稟報天師。”剛剛被提拔為副尉的藍玉穿著一身藍布粗衣走上前拜了一拜,“萬壽宮外有一個長相儒雅的先生到訪,說是要見您。”

“隨後就到!”張士誠一喜,將常遇春和呂珍喚至跟前,“你們兩個等一下負責監督訓練和考核,我出去一趟。”

“是!”

張士誠說罷,連忙急匆匆地跑向萬壽宮外,直到隻剩幾丈遠時才放緩腳步,沉穩地出了門。

“劉先生今日怎得有空拜訪貧道?”

張士誠一聽是“儒雅的先生”,心中便已經確定了七八分。

“這幾日……我也聽聞了三清教會的一些教義……特別是那“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真乃天人天語,令我有勝讀十年之感。”

劉伯溫紅著張臉,故作不好意思地說道:“當日……是我鼠目寸光了,若道長願意,我當誠邀道長再次會談。”

其實劉伯溫並不是因為一番大義凜然的發言就會改變既定決策的人。

但他心中很清楚,在饑寒交迫的時代,這勸人努力打拚的三清教義太過於吸引人了,短短一月,入教者便超過兩千人,此教會日後必定做大。

若等這條錦鯉飛黃騰達之時,他劉家一家再支持,那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但此時尚為躍出龍門的張士誠迫切的需要自己的援助,這正是將劉家發揚光大的好機會。

況且那浙東方國珍……

劉伯溫和其兄長再三考慮,最終決定拉攏張士誠。

“劉先生若願意加入三清教會,鄙人自然是歡迎不盡。”張士誠一樂,心想麾下又增一位曠世名臣。

“張天師誤會了,我這次並不是自己一人加入三清教會,而是來替我兄長傳信來了。”劉伯溫笑著遞上一封書信,望著疑惑不解的張士誠解釋道,“天師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