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二年八月初一,張士誠在宿遷二次誓師。
八萬江浙義軍從蘇北起兵,繞過李思齊的十一萬大軍和近在咫尺的徐州城直接北上。
一路由張士誠親領,劉伯溫任謀臣,副將由常遇春,陳兆先擔任,帶著四萬義軍騎兵和步卒開往山東。
一路由潘元明,藍玉兩人統領,李伯升任謀臣,副將則由馬三刀,韓二狗擔任,帶著兩萬水師和兩萬步卒由運河北上中書省。
呂珍則帶著其餘兵馬鎮守蘇北,提防李思齊的進攻。
一朝之間,江浙義軍大部精銳盡出,將積攢了一年多的家底傾此一役。
八月初八,張士誠與毛貴的紅巾軍合兵一處,連戰連捷,將凶蠻悍勇的察罕帖木兒包圍在了山東濟寧一帶。
與此同時,江浙水師也朝著京杭大運河北上,向徐州旁邊的微山湖發動了進攻。
位於運河中端的微山湖向來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湖中心還有一方供人吟詩作對的小島。
但如今的湖麵失去了往日了寧靜,隸屬張士誠的江浙紅巾軍虎視眈眈地聚集在湖口,等待著主帥的命令。
四萬紅巾軍分成前中後三個梯隊,前隊是以漕船為主的防禦梯隊,中隊則為混江龍一類的巨艦和炮船,後隊是運載的火藥,糧食之類的輜重和兵船。
潘元明和藍玉坐在水師旗艦“混江龍”上,眉頭緊皺著看向不遠處的元軍水師。
昨日,張士誠那邊的捷報已經傳來,四萬紅巾軍隻要能突破這道防線,水陸兩軍齊頭並進,威震偽朝就在眼前。
隻是這微山湖,著實不好過啊……
對於此地的情況,馬三刀連夜探查,摸了個差不離。
脫脫為了防止徐州紅巾軍從水路得到援軍,早已布下了嚴密的防守。
在微山湖狹窄的入湖口,脫脫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蓋起了一道長長的水寨,將整個湖口攔腰截斷。
水寨中近千艘船隻連接在一起,粗略一算至少布下了數百杆鐵銃和近百門重炮,都是剛從邊塞調來的利器。另外還有一員萬戶和八千元軍把守。
最可怕的是,脫脫的坐船“大都號”有整整三層木樓,每一層都配備有火器,關鍵部位還有銅皮包裹,是當今世上實力最強的戰船。
就算是江浙水師的旗艦“混江龍”,碰上它也隻能是小巫見大巫。
麵前是實力強大的火器軍團,不遠處就是聲勢浩大的數十萬元軍。
闖還是不闖?
潘元明一幹人等一時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幾天來,作為主帥的潘元明也有組織過幾次試探性的進攻,但無一成功靠近元軍水寨。
日複一日,不少將士都變得有些焦急起來。
“潘大人,要不打吧!俺們天天在微山湖邊守著也不是個事兒啊!”
藍玉左等右等,手都快癢癢了卻愣是沒有找到仗打。
“督帥他們都打到山東那地界兒了,俺們卻還在徐州附近溜達……”
“藍兄弟,俺又何嚐不想盡早拿下微山湖。可那脫脫擺明布下了天羅地網,隻等著俺們來鑽啊。戰事固然重要,弟兄們的性命也不能白搭下去嘛。”
潘元明挺了挺駝背,小聲地辯解道。
他與呂珍關係不錯,作風也都是向來求穩。
若是沒有八九成的把握,潘元明一般不願急急忙忙的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