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應天保衛戰第五天,紅巾軍主力距應天城三百二十裏。
短短五天內,雨花台十二次易手。
包括也先在內的三萬元軍和韓二狗率領的兩萬紅巾軍伏屍於此,用血肉之軀硬生生擋住了五天的瘋狂進攻。
最終被孛羅帖木兒親領十萬元軍強行攻下,唐勝宗帶著三百殘軍撤回城內。
二十萬元軍的數量實在是太過於龐大,短短幾天內,應天的外圍防線就被盡數突破,其餘的一萬多個紅巾軍士兵退守內城,進退維穀。
“呂帥……”
一席涼酒涼菜擺在了檀木桌麵上,卻沒有人動筷。
張士信的嘴唇有些微顫,神情遺憾地看著城外的元軍。
十七萬大軍已經將內城圍了個水泄不通,一萬紅巾軍分散在十三個城門,顯得有些勢單力薄。
“俺二哥來信了,說是已經把分散在皖南的幾路人馬都攏好了,現在扔了所有輜重,正在全速往這兒邊趕。”
“兩三百裏的路程啊,怕是來不及了……”
呂珍微微地點了點頭,小聲而堅定地說道。
“俺跟著咱公爺好幾年了,仗也打了不少,一定要俺說啊,還是那句話。”
“怕死,當初就不起杆子投紅巾嘍!”
張士信狠狠地咬了咬牙,站起身說道:“俺親自去求父老鄉親們。這應天,是大家的應天啊……”
……
大街上,雨花台丟失,元軍占領的消息傳開,蕭索的氣氛變得濃重起來。
原先繁華的秦淮河畔變得冷冷清清,隻有偶爾才會傳出幾聲哀婉的清唱。
“勇當紅巾,保家衛……衛國……”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抗擊元軍,戰後入鄉中功德榜。”
縣衙和府衙的差役已經在大街小巷吆喝了幾天,此時也變得有氣無力起來。
“俺們一連在這裏招募了幾天,報名的人數連這幾張紙都沒填滿……幹啥子哦?!”
“哎,俺聽說蘇北那裏安生,這幾年修生養息的不錯,實在不行……咱幹脆就去那裏避避風頭算了,反正韃子到時候也追不到那麼遠。”
“可公爺待俺們這些小吏恩重如山,就這樣撒腿跑了……俺心裏怪過意不去的。”
“罷了罷了,事到如今,走一步算一步吧。”
“哎哎!張督軍來了,小點聲!”
幾個小吏抬頭望去,張士信身穿素服,握著個鐵喇叭,神情肅穆地騎著馬走到了大街上。
“應天城的父老鄉親們,俺是張士誠的四弟,張士信!”
一千個衙役散布在他的四周,將他的聲音擴散出去。
“沒啥好瞞著大家的,俺清清楚楚地告訴你們,元軍,偽朝的兵,現在就在城下虎視眈眈地看著俺們。”
“咱是粗笨人,不識得啥子氣節大義。但咱知道,是個人,就要活出個人樣來!”
“如今,俺們就想帶著大家夥活出個人樣。可韃子不願意啊,從前的日子大家有沒有忘記?!韃子是不給俺們活路,不讓俺們當人啊!”
靠著喇叭和人力,張士信的聲音傳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