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古蜀國的資料(2 / 2)

不過,一個正規考古學家的孩子,竟然幹起了盜墓的行當,這讓我有些奇怪。

一般來說,考古的是最反感盜墓的,當然,盜墓的也反感考古的,雖然兩者從行為上來說都是一樣的,但畢竟有正邪之分,誰都看誰不順眼。

很少有正統考古學家的後人去盜墓,這十三娘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會選擇了下墓的行當。

當然,這也是有意外的,就像我,大學裏麵學的是考古,現在還不是在下墓。

在這一行幹了這麼長的時間,我也算是看開了。

所謂的下墓與考古,其實幹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不過是有些人打著官方的名義,而有些人是以私人身份進行,兩者並沒有本質的不同。

古代盜墓分為官盜和私盜兩種,到了現在也是一樣,隻要不再古墓中太過於胡來,就不會有什麼大事情。

腦中想到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最後我將目光集中在十三娘身上,道:“十三娘,那你能明白這些竹簡上寫的是什麼嗎?”

十三娘皺著眉頭,道:“古蜀國的文字自成一派,很是難懂,我也隻學習過一點,看的可能不是很準確,這封竹簡上所寫的,應該是魚鳧王朝代所發生的一些事情,竹簡上記載了魚鳧王朝代對外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以魚鳧王朝的大獲全勝而告終,在這一場大戰之後,古蜀國疆域擴大了很多倍,達到了一個巔峰時期。”

胖子聞言,好奇道:“魚鳧王朝?這個名字怎麼這麼熟悉。”

我道:“魚鳧王應該是古蜀國的一個朝代,唐朝詩人李白曾經在《蜀道難》中寫過:‘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這裏的蠶叢,魚鳧,都是古蜀國的王朝名稱,蠶叢在前,魚鳧在後,魚鳧王朝,因該是古蜀國一個比較強大的王朝。”

我在中學時期學習《蜀道難》這首詩的時候,當時的語文老師給我講過這首詩,我現在還有印象。

胖子點了點頭,又對十三娘道:“那你快看看,上麵有沒有關於古蜀國其他的記載,比如古蜀國遺跡的準確位置,還有入口什麼的?”

十三娘點頭,在青銅箱子裏麵又拿起剩餘的竹簡看了看,接連看了好幾排竹簡,都沒能找出關於古蜀國遺跡入口的線索。

十三娘一邊看,一邊道:“這些竹簡裏麵所記載的東西,都是古蜀國曆史上發生的一些事情,而且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些資料如果能夠拿到外麵去,一定能夠引起轟動的,隻可惜,這些資料卻陳放在這個箱子裏麵,終年不見天日。”

似乎因為是考古學世家後代的緣故,十三娘看這些資料的時候,總是帶著一種考古的態度。

她所想的,是將這些資料給帶出去,然後好好研究一下。

要是換了胖子,才不管這些資料不資料的呢,除了真金白銀,他不會將任何東西從古墓裏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