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初戰(1 / 3)

公元1003年12月。

澶州城(今濮陽城)分為南北兩座城,黃河河道從兩座城之間穿過,如今季節黃河河水落下一半河麵結成冰麵,南北兩城間的河道上架起了三十多座浮橋方便人車馬輛通行,這些浮橋在冰凍的河麵上就像鑲嵌在冰河中,每天有大量運送糧草的馬車和軍隊源源不絕穿梭往來在浮橋上。

澶州南北兩城內是完全不同景象,相比之下澶州南城更為龐大得多也更像一座城市,南城裏人來人往酒樓客棧各種店鋪都像平時一般營業,除了城裏數量眾多的軍隊出沒,並沒有多少像是要打仗的氣氛,而北城雖然小不少,但城牆高達十數丈厚達數十丈,像是顆釘子般釘在黃河北岸,城池內部更像是座軍事要塞,進出全是宋軍將士,普通百姓根本無法進入。

這天下午過後澶州南城內往來人尤其多,城中南北東西道路中央處附近有新兵招募處,不少青壯年都從四麵八方趕來投軍,王大勇也在其中已排到最前,他身穿一身尚算幹淨整齊的灰布粗衣,一個被人稱作劉班頭的軍漢身前擺放著張厚實的榆木方桌,他坐在一張椅子上看著封信對王大勇簡單盤問了幾句,隨後將身邊另一張桌子處擺放的一套疊得整齊的宋兵軍服交給他,道:“你和他們幾個在旁等下,一會崔班頭會帶你們去新兵營報到。”

王大勇忙向劉班頭連連鞠躬,道:“多謝將爺。”

劉班頭擺手道:“這裏將爺不能亂叫,叫我劉班頭就行。”

王大勇又鞠躬道:“多謝劉班頭。”

劉班頭衝他身後另一青年道:“下一個。”

王大勇忙捧著衣服走出隊列來到一旁,張巧兒穿了身白色粗布衣裙走到他身邊道:“他好像才問了你幾句話——”

說著張巧兒又看了眼劉班頭那邊一眼,輕聲道:“其他人都要問很久。”

王大勇道:“這得多虧你哥寫的推介信還找人蓋了印鑒——”

他放低聲音繼續道:“劉班頭剛才還問——你哥是靜塞軍的?我說是,他說靜塞軍的可都是了不起的漢子。”

張巧兒臉上也露出驕傲神情,道:“那還用說。”

他們說話間張魁也身著身黑色粗布衣大步走來,他見王大勇手捧軍服臉上露出開心笑容,道:“通過了?”

王大勇道:“是。”

張巧兒道:“爹,你呢?”

張魁笑道:“那還用說,你爹做了一輩子鐵匠,這露兩手打兩下鐵,這裏工匠營管事就說——行了,明天過來幹活。”

張巧兒笑著點頭道:“這就好。”

王大勇看著她神情有些不舍,道:“我投軍當兵,爹去軍中做工匠,你呢?”

張巧兒道:“聽說這裏招洗衣服和燒火的,我回頭去看看。”

張魁笑道:“巧兒,要不你在城裏搭個小戲台唱戲吧。”

張巧兒道:“我怕這裏的人不愛看戲。”

張魁道:“怎麼會呢?我說這城裏這麼多爺們,閑下來看看戲解解悶也是要的。”

王大勇道:“爹說得也是。”

張魁道:“唱戲的東西都帶著吧?”

王大勇笑道:“巧兒的那些寶貝看得比我還重要,我當然會幫她拿著。”

張魁道:“那就試下。”

張巧兒嗯了聲也輕輕點點頭。

這時他們聽到澶州城南門方向傳來一陣急促馬蹄聲,見一隊騎兵隊列整齊正由南門慢步跑向北門,每個騎兵都身著褐色皮甲頭戴鬥笠軍帽外罩白色披風,披風上繡有白虎銀線飾紋,坐騎右側掛有張一端鑲有銀飾的長弓和多個插滿羽箭的箭壺,箭壺上同樣有白虎銀飾圖案,他們所帶的長弓和羽箭要比普通弓手用的更長些,此外每人都背負一麵青色白虎戰旗,走在最前麵的青年將官比其他人多背負一麵戰旗,顯然是這隊騎兵首領。

張魁一眼看去,讚道:“好弓!”

張巧兒道:“他們好威風。”

王大勇臉上露出羨慕神情,聽到身邊有人道:“那當然,他們可都是從京城趕來的,聖上的禦林禁軍,白虎旗強弓營,他們用的弓那叫神臂弓,能射到兩百五十步呢。”

出聲的是個身材中等的宋軍軍漢,他說完衝四下大聲道:“我是崔班頭,拿了軍服的新兵都來我這集合。”

*?*?*???*?*?*

三百來自京師的白虎弓騎手在人群注目中穿過澶州南城街道,他們出了南城北門來到城外河道中間最寬闊的一座浮橋前,每座浮橋都有軍卒把守,守橋軍卒看到這隊軍容整齊的白虎營將士來到也神情有些興奮,為首一青年將官上前攔住了最前麵的強弓營領隊人,道:“停。”

帶領這支弓騎兵的是個叫馮延讚的年青人,他相貌俊朗濃眉大目,神情看上去有些冷漠,馮延讚在馬上拿出封信給守衛浮橋的將官看過,然後繼續帶著三百強弓營人馬整齊地通過浮橋來到澶州北城。

澶州北城南城門外又有一個全身披掛的將官帶著十來個軍卒攔住馮延讚,道:“你們從哪來?要去哪裏?”

馮延讚再次拿出信遞給將官,道:“京師白虎旗強弓營禦武校尉馮延讚,奉前敵統帥李繼隆大帥之命前來增援張將軍。”

守門將官看了眼信抬頭道:“太好了,你們來得太及時了。”

馮延讚道:“遼軍來了嗎?”

守門將官道:“剛才探哨回來說二十裏地外已發現有遼軍。”

馮延讚道:“我還有大帥親筆書信要交給張環將軍。”

守門將官道:“張將軍在北城門上指揮,我帶你們去。”

*?*?*???*?*?*

守門將官從城門旁牽過匹馬,他上馬帶著馮延讚和他的強弓營部眾進入澶州北城,強弓營三百人緊跟在馮延讚身後,其中最前麵二人是李繼隆和慕容英,他們一入北城就和馮延讚一樣感覺到這裏氣氛緊張,城內有些軍卒在檢查手中弓箭刀槍鋒刃,有些奔跑著將一捆捆羽箭送上四周城牆,每個人都忙碌著神色凝重但並沒有驚慌,他們看到馮延讚帶來的強弓營人馬紛紛注目望來又私下說著什麼。

慕容英輕聲吐出口氣,低聲道:“還好我們沒有來晚。”

李繼隆道:“是。”

守門將官帶著馮延讚和李繼隆、慕容英來到北城北門樓下,他們下馬四人一起上了城樓,門樓上一個身形威武的黑甲中年武將正在城樓中間軍鼓旁對兩名屬下將領下著命令,那兩個將領道聽完抱拳齊聲道了聲遵令從城牆兩邊跑開。

守門將官對馮延讚道:“這就是張將軍。”

他快步來到張環身前躬身抱拳道:“張將軍,京師白虎旗神弓營已到,馮校尉說有大帥的信要親自交給將軍。”

張環道:“好,你去吧。”

守門將軍又行了一禮快步跑下城樓。

張環走到馮延讚麵前睜大著眼睛打量著他,神情有些感慨道:“把信給我——大帥他身體好嗎?”

馮延讚沒有出聲,他身邊李繼隆摘下鬥笠軍帽看著張環輕聲笑道:“他現在身體還行,能吃能喝能睡,應該還能騎馬舞劍。”

看到李繼隆出現城頭張環嚇了一跳,眼圈不覺有些發紅差點有淚湧出,道:“大帥——你——你老人家真來了——”

他作勢要對李繼隆跪倒行大禮,李繼隆一把將他扯住輕聲道:“先別行禮,也別讓任何人知道我在這。”

張環忙停住行禮輕聲道:“末將知道了。”

李繼隆重新戴上鬥笠軍帽,回頭對馮延讚道:“把強弓營的人全部帶上城樓兩邊布置,讓他們抓緊時間休息。”

馮延讚道:“得令。”

張環看向馮延讚背影,慨然道:“繼言的兒子都長這麼大了。”

李繼隆道:“是啊,和他父親一樣是神弓手。”

他和張環走到城樓城垛邊看向北邊,見北邊曠野望去寸草不生都是黃土,北風不時揚起風沙,兩裏多外有條不算寬的小河支流橫淌而過,道:“蕭撻凜起兵從瀛州趕來澶州,看來他下決心要和我們在澶州決戰。”

張環道:“是,剛才探哨報,前鋒已在十五裏外。”

李繼隆道:“我軍集結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