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整個碳基芯片的速度相比較於現在的矽基芯片進步已經相當的大了,能耗比已經做得相當的不錯了,已經可以直接將矽基芯片按在地上摩擦了,做成的服務器芯片組都能夠滿足當前絕大部分的科研工作的性能需求了。但是有天文有關的觀測和模型建模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計算的算力似乎達到了一個瓶頸,當在中央處理器達到了一個數量之後各個處理器之間的延遲就會出現極大的增加。這個時候算力就達到了能夠達到的物理理論極限,如果說是神經式分布網絡的話那個延遲將會達到一個難以同步的狀態,並且在設計分布式算法的時候會出現十分難以設計的情況,速度任然沒有辦法突破光速的極限。
為了打破這個極限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量子芯片進行計算,目前量子計算機可以使用的程序設計語言已經出來了,因為其良好的兼容性已經開始在經典計算機上開始使用了,隻是速度並不能夠發揮其優秀的地方。
不過量子計算機真正厲害的地方是他的並行計算能力,可以同時處理多個數據,並且因為其通信在理論上是沒有延遲的,所以速度將會是經典計算芯片的很多倍。感覺速度的確很快,但是量子芯片想要正常運行還需要經典芯片進行輔助運算,這樣才可以彌補量子芯片在單線程運算上的劣勢——運算開始速度慢。
比如在計算1+1等於幾的時候,經典芯片的計算速度是快於量子芯片的,不過在計算2^255*2^256這種計算的時候,量子芯片絕對是先出結果的那一方。
量子芯片的出現並不是說就代表經典芯片的落幕,而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量子計算芯片都需要經典芯片進行輔助運算,隻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才能夠解決這個啟動速度慢的問題。
孫源玲知道這其中到底該怎麼操作,具體的解決方法都知道,但是孫源玲不能夠直接說,而是要作為一個不怎麼合格的老師給這些研究員傳授一些基礎的知識。接下來就是由研究人員們研究出相關的成品了,如果真的不能夠研究出來,那麼就再去招募一些研究員,如果真的不能夠製造出來那麼就隻能夠由孫源玲將成品作為祭品進行拆解,在拆解的過程一點點的掌握其中的原理,如果到了這個地步仍然沒有辦法掌握其中的原理那麼隻有將成品拿出來開始臨時使用,並且將技術公開因為這個時候已經遇到了沒有辦法突破的瓶頸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整個種群來對這個瓶頸進行突破。
隻不過這一步對於現在的孫源玲對於整個人類群體來說還十分的遙遠,也有可能永遠都遇不到。
……
此時的孫源玲和那幾十名科研人員講授一些基礎的量子領域的知識,這些都隻是基礎。別看孫源玲一天天沒有一個正行,是不是的就在抽時間摸魚,而且孫源玲根部就不會講課,當時這些研究員的個體素質的確十分的強大。還是能夠較好的理解孫源玲所講授的知識,如果說有沒有人想走?至少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任何一個提出想要換工作地方的,隻有提出更換工作崗位的。
講得不怎麼樣,但是其中的知識確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第二家可以了解,學習到這些知識的地方,還有一些隱藏於世界的底層,被各個國家牢牢地把住的消息。至於這些消息的來源這些就不是他們可以知道了,他們隻是一個研究員能夠進來這個公司也算是他們的運氣十分的好了。
“各位,今天的課就講到這兒吧,我雖然不累,但是我覺得你們可能還沒有理解其中的本質,我給你們三天的時間去理解今天的東西,有疑問的話可以到我的辦公室來找我,當然我時不時的會從辦公室消失一會兒,運氣不好的話很有可能是找不到我的,所以現在各位可以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了,最近也沒有安排什麼工作,各位可以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以後的方向很有可能就是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相關的研究了,如果各位的學習的效果比較好的話我會讓你們的一部分然參與最難也是最科幻的東西,量子傳送。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瞬間來到了任何一個地方,更加具體的東西等到你們通過了我的篩選之後就可以和我一起學習和研究這個相關的東西。”
說罷,這些研究員便開始走出了這個會議室,並不是他們不想要留下來,而是孫源玲在講完之後要不直接就是迅速的衝出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