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如果你在二戰上拿走了一把槍,從而導致一個重要人物因此存活了下來,拿走了幾輛坦克,從而導致某一場戰役的結局的改變。”特斯拉道。
頓了頓,愛因斯坦繼續補充道,“記住,前往你的時空買必須品的時候,一次性最好不要太多,畢竟穿梭時空消耗的是你的能量,即使可以通過食物補充。
其次,即使我們有從過去帶東西這個能力,也要慎用,誰也不知道那幾千年的人類史,是否能支撐不斷增加的平行時空。”
“我知道,那這也夠了!”臨城興奮的說,“接下來隻要給這些機器一個出現的理由就好了。”
“就說是從普羅米修斯基地發現的就好了。”特斯拉說,“我們目前需要一些衝床跟各種機床、生產線,以減輕以太粒子的應用負擔,先能量產子彈了再說。”
說著,他的話語微微一滯,在他的眼前,閃擊波蘭正拉著一台像是發動機的東西走了過來。
“特斯拉先生,我想我們可以將起重機自動化,而且量產挖掘機了。”
說著,就見他將手上的一壺油倒進了那發動機的口子,然後抓住了發動機上的某個繩子,用力一拉,反動機就發出了洶湧的震顫,一些黑煙從中冒出。
“內燃機,你做的?”特斯拉略顯意外的看向閃擊波蘭。
“我讓野神用煉金術幫我做了一些零件。”閃擊波蘭笑道。
“你哪來的材料?”特斯拉問道。
“氣缸用的鋁合金,我從火山挖的明鞏煉出了氧化鋁,然後我前幾天還從石灰石中發現了苦土,也就是氧化鎂,然後還從沙子中提純出了矽,我把他們混一起,還混了點錳鍛造出了鋁合金,氣缸跟活塞都是用這種材料。
氣缸蓋以及其餘的零件是用鑄鐵跟碳鋼造的,我們有錳,基地的高爐完全能造的出材料!憑借煉金術,氣密性問題也完全不用擔心!”
“你的錳是從哪裏獲取的?”特斯拉問道。
“火山啊。”閃擊波蘭說,“在山腳,我去挖礦的時候發現的,那裏有一處錳礦。”
看起來是之前門捷列夫沒探查到的地方,特斯拉心想。
錳也是火山爆發形成的元素,對於煉鋼業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可以提高鋼的強度、硬度、彈性極限、耐磨性和耐腐蝕性等;在高合金鋼中,還用作奧氏體化合元素,用於煉製不鏽鋼、特殊合金鋼、不鏽鋼焊條等。
他看向麵前的內燃機,仔細評價道。
“氣缸其實也用鑄鐵就可以了,雖然鋁合金的導熱性好,重量上也有優勢,但是強度、剛度跟震動吸收能力其實都不如鑄鐵,
鋁合金氣缸比較適用於汽車,質量輕,車子就輕了,但像挖掘機這種,用鑄鐵引擎就好了。
雖然是勉強複現了內燃機,但是材料的鍛造缺少一些關鍵元素,無論是鑄鐵、碳鋼跟鋁合金的質量其實都不達標,壽命一般,不過,做為過渡期使用是可以的。
後續材料也可以回爐重造。
雖然金屬鍛造的很粗糙,質量上有些不太穩定,但在這種環境下能鍛造出這種完成度的內燃機,說明你學的還算可以。
你的動手能力很強,如果有煉金術的話,應該可以自己去開一個工廠來生產內燃機。
不過,對於我們而言,石油目前是相當稀有的東西,可以嚐試用另一種技術。”
閃擊波蘭一愣,不知道特斯拉想要說什麼。
隨後,就見特斯拉伸出手,他低聲輕喃。
“本質上是一樣的東西,隻要稍作修改就好了。”
藍色的光輝自他的手臂綻放,籠罩了整個內燃機,特斯拉的眼前出現了整個內燃機的外形以及材料數據,他通過腦電波在其中操作。
大概十幾分鍾後,一個全新的內燃機在他們的眼前形成,乍看之下沒有多大的區別,但閃擊波蘭卻能感覺到內部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特斯拉從身上掏出一塊圓柱形的的東西,並且插入了那內燃機的凹槽中,同樣拉動了那根繩索。
“嗡!!!”
伴隨著引擎發出的轟鳴聲,陣陣排氣聲浪從排氣管道中衝出,充滿靈魂,而且令人驚奇的是,這排氣管排放的竟然不是黑色的煙,而是透明的蒸汽!
“這....這燒的是什麼燃料!?”閃擊波蘭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
“氫。”特斯拉說。
“氫?”
“沒錯。相比較汽柴油、氫氣的可燃極限非常廣。
常溫下以氣體存在無需霧化,與空氣混合容易,不需要很多諸如缸內直噴、分層燃燒等技術即可實現稀薄燃燒。
氫氣的燃燒火焰擴散速度快,熱值高,等質量氫氣燃燒釋放的能量差不多是汽油的三倍。
這兩點的共同作用下,氣缸的溫度相比汽油車更高。
基於卡諾循環的基本效率計算公式,提高熱源溫度也是提高內燃機效率的最有效方式。
本質上燒氫氣的內燃機跟汽油內燃機器的原理是一樣的,所以隻要稍作改造就好了。”
“可...氫氣要遠比汽油難以控製的多。”閃擊波蘭說,“它的燃點太低了,氣罐隻要稍微有點碰撞就會被點燃,發生爆炸。
而且還有製取的問題,氫氣也是需要大量化石能源製取的,電解水更加需要耗費大量的電量。”
“確實,所以想要實現氫氣內燃機的實用化,就需要一個技術做為前提。”特斯拉笑了笑,熄滅了內燃機,從中將那氫氣罐提了出來。
在閃擊波蘭緊張的神色下,特斯拉竟然直接用刀劈開了那氫氣罐,但是預想中的爆炸卻沒有傳來。
而是倒出了一堆透明的碎塊。
閃擊波蘭猛的瞪大了眼睛,這是....
“固態氫燃料。”特斯拉笑道。
“金屬氫?”閃擊波蘭的眼中帶著難以置信。
“與金屬氫還是有區別的。”特斯拉說,“那是高壓物理學的聖杯,第四代核彈技術的前置,離我們現在還是有一段距離。”
閃擊波蘭點了點頭。
“它的技術原理,就是用一種比頭發絲還薄十倍的納米材料,它可以實現可逆性的吸收氫原子,形成一種穩定的固態氫化物,在需要氫原子的時候,就可以加熱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