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清波門組團發喪(1 / 2)

守備官見妖怪的內丹晶瑩潤澤,氤氳剔透,一時起了貪念,心想:我得把這內丹騙來當珍珠賣了,說不定能發一筆財,最起碼這頓宴席算是能回本了。

“既然沒用了,不如就送給下官吧?”

“好。”

丁寒幹脆答應了,將內丹給了守備官。

說也奇怪,內丹到了馬守備的手中之後立刻變成了黑色,馬守備輕輕一按,內丹居然成了一堆粉末。

丁寒瞅著他吃吃發笑,說:“咱們也有言在先,杠房裏的那口棺材歸我了,回頭你把錢給掌櫃的送去。”

說完搖搖擺擺走出了守備的家。

剛走到門口丁寒手裏多了一顆丹藥。

此丹名叫“氣神丹”,乃老君煉丹失敗的產品,服用可增加二百年的修為。

丁寒服下了‘氣神丹’,雖說是殘次品,但入口即化,很快就在體內消融彙入經絡之中。

隨著藥力的增加,丁寒的經絡血脈奔流湧動,有如滔滔之水,連綿不絕。

待藥效散去後丁寒果然發現自己的靈光長了不到一寸。

這時候,他攢眉抬眼就見當空之上隱隱約約一股黑氣越來越濃。

丁寒一歎,嘴裏咕噥了一句:“你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轉身又去了杠房,跟掌櫃的說明情況,雇了幾個抬杠的直奔董平家。

董平家住在錢塘門的邊上。

錢塘門外都是大型的寺院,像什麼多佛寺、昭慶寺、靈隱寺,天竺寺……每天進香的香客都多從此門通過,故此這裏很繁榮。

常言說“窮僧富道”,雖說繁榮,但路過錢塘門的基本都是窮人。

窮人信佛,富人篤道。三清門講求長生不老,富人日子過得美滋滋的,也就希望能多活幾年,更願意跟老道來往。窮人則往往專注積陰德,講的是不修今生修來世。

所以,錢塘門是臨安一片很大的貧民窟。

丁寒到了董平家,就見董平哭的跟淚人一樣了,埋怨道:“聖僧,您怎麼才來啊?我娘她都病死了。”

“正好,棺材我已然給你弄來了,趕快把人入殮了吧!”

“可您不是說過能救我娘嗎?”

“人死不能複生,你就節哀順變吧!”

董平哭得死去活來,妻子韓氏也痛哭不止,就連家裏養的兩條狗也跟著二目之間滔滔落淚。

哭聲把鄰居們也喚來了,有好心的年長者就說:“既然人死了,咱們都幫幫忙把棺材抬到城外董家祖墳埋了吧!董平還能省下一筆燒埋錢。”

丁寒卻製止說:“現在不能埋,埋了準出事兒。”

老百姓都認得他,知道濟公活佛能掐會算,法力無邊。他說有事兒肯定準有,於是沒人敢反對。

丁寒指著抬杠的杠夫說:“都跟我走。”

杠夫們老大不願意,“和尚,地方咱們已經送到了。另外,抬杠也有抬杠的規矩,棺材一落地再起來可就是第二份兒錢了。”

“你們放心,到地方了一人賞五兩銀子。”

一聽這話,杠夫們都很欣喜。五兩銀子怎麼也能活一個來月了。

南宋經濟繁榮,但物價卻出奇的高,通脹壓力巨大。丁寒穿越過來後才發現,在這裏五十兩銀子才能換一兩金子。

杠夫們答應,隨著丁寒來到了清波門。

清波門是臨安的“暗門”,很小。因有暗溝引活水入城,故此得名。同時清波門緊靠南山,也是臨安城走炭的門,坊間素有“清波門外柴擔兒挑”的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