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十六章(3 / 3)

說完沈麗姝繼續風卷殘雲,暴風吸入,徐虎半隻燒鵝還沒切好,她已經飛快把半隻翅膀啃完了,越發期待接下來的大餐。

這時,徐力突然遞過來一個裝著珠釵的小盒子——知道她隻有左手是幹淨的,他還貼心把盒子打開了,讓她一目了然,“這個也是給表姊挑的。”

沈麗姝伸手拿出這支看起來低調的釵子端詳了一下,頗為驚訝,“這可是鎏金的呢!”

徐力驕傲點頭,“是,珠釵有一對,這支給表姊,另一支回去拿給大姊戴。”

徐力說的大姐是他大伯家的長女。

徐家姥爺姥姥尚健在,兩個舅舅也沒分家,他們的孩子彼此稱呼不管親的堂的,都是哥哥姐姐,讓人一聽就感覺兩房十分和諧融洽。

事實當然也確實如此,古人講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家裏就隻有徐大舅和徐二舅兄弟倆,免不了互相扶持,家庭氛圍總是比兄弟們一大堆的人家要好些。

徐大舅跟妹妹家有點像,或者說古代情況都差不多,前頭生的孩子要麼是因為父母沒有帶娃經驗容易夭折,要麼就是父母年紀太小要孩子、導致孩子生下來體弱多病,結果就是孩子早夭的幾率比較大。

徐大舅前頭也生了兩個兒子,都沒養大,直到生下大女兒春娘,後麵的幾個孩子才順順利利。

也是因為這個,徐大舅比沈徐氏大了八/九歲,兩家的兒女反而年歲相當了。

大表姐春娘虛歲十三,據說因為家境不錯,十年前,她的姑姑們正是鎮上津津樂道的四朵金花,尤其是沈徐氏這位三姑嫁進城裏,一下把徐家姑娘的名聲又拉上一個台階,連帶著春娘這一輩也很受歡迎,她雖然還小,已經有人上門想做媒了。

這裏的女子普遍十六七歲成親,當然家人若不舍得,留到十八、九出門也並不鮮見,隻不過說親還是宜早不宜遲,拖到後麵好人家可都要被挑走了。

春娘十三歲挑人家也並不出格。

不過她都開始相看了,在家長眼裏就是大姑娘,徐姥姥和大舅母也在教春娘打扮了。

雖然隻是些不值錢的珠花和簿粉,鎮上也不是隨便哪個大姑娘都有的,春娘一打扮,立刻就與眾不同了,連大大咧咧的徐虎兄弟們也注意到了,賺了錢自然想起來也給阿姊買點像樣的首飾,好在媒人上門時撐一撐場子。

沈麗姝也知道大表姐的近況,自然不會對跟表姐分享一對珠釵之事有什麼不滿,她的驚訝其實是針對表兄弟的大手筆——別看這支釵小小巧巧,掂著也輕飄飄,但沾上一點點金,價格就不比這半邊燒鵝低了。

饒是她帶著大家發財,也覺得這份禮物有點重了,想說大表姐正需要一些首飾,不如這一對都給她。

不想嘴裏總念叨大手大腳的她娘卻一反常態的過來,捧著釵子端詳片刻,就二話不說給她頭上插去,戴好還捧著她的臉欣賞了一下,滿臉都是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歡喜和自豪,“不愧是姝娘,戴金首飾真真是貴氣又不失靈動,就是比那些銅的銀的更襯你。可惜娘隻有幾根銀鐲銀釵,沒法拿去給你換金的。”

沈麗姝有注意到,她娘竟是半句都沒提鎏金首飾的價格,可見沈徐氏也不是真小氣,隻是無法讚同她的消費觀罷了。

其他人也都跟著沈徐氏誇她戴首飾更漂亮了。

沈麗姝也是個虛榮愛美的小姑娘,頓時就不再客套,美滋滋的接受了這份禮物。

隻是在心裏想,這兄弟能處,有好東西他們是真舍得送。

以後不帶他們發大財很難收場了。

收到喜歡的禮物又吃了香噴噴的燒鵝,沈麗姝宣布她是最大贏家。

但她也沒時間得意,吃完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行程——讓沈爹陪他們去錢莊換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