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其它的人情往來一類的事情,曹陽是肯定不會答應下來的。
但是國內籃球界的人士過來,還是打著學習的旗號,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拒絕。
前世作為資深籃球迷,曹陽不可能光是支持NBA的球隊,他對於國家隊的比賽也是十分支持的。
然而由於國內籃球水平普遍較低,中國男籃在世界上也一直都算不上什麼太強的隊伍。
即使是在擁有姚明的那幾年,中國男籃也不過是勉強能擠進大賽八強的水平。
然而,在中國男籃的曆史上,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時間,沒有NBA球員,卻也兩次打進了世界大賽的八強。
那個時間段就是1994年到1996年。
靠著劉玉棟胡衛東巴特爾孫軍王治郅等一批球員的拚搏與努力,他們在94年世錦賽和96年奧運會上,都獲得了八強的好成績,這已經是中國男籃的曆史最好成績了。
這一批球員也被稱作是黃金一代。
然而曹陽卻認為,黃金一代有些被耽誤了。
90年代的時候,CBA的水平還比較低,也沒什麼對抗。
黃金一代的球員們在這種聯賽裏鍛煉,最後都能打到世界賽八強的水準,那麼如果要是給他們更大的平台更好的鍛煉,他們會不會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績呢?
比如四強,又或者是獲得一塊獎牌?
曹陽也知道,別看自己現在在美國籃球圈混得好像是還可以,但是實際上,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國內,他都沒有什麼根基。
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取得好成績的基礎上的。
如果他今年帶領掘金隊在季後賽打得非常難看,被超音速隊橫掃回家釣魚。
那麼,別說是想要再找一份NBA主教練的工作是不可能的,就算是NCAA裏,也不會再有像現在這麼多邀請他加盟的學校了。
到時候他就算是能找到工作,薪酬待遇也必然會大幅度降低。
在國內也是如此。
他現在在美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國內看起來似乎對他有一些重視。
但是如果他沒了成績,那麼國內的那些人就會繼續當他不存在。
競技體育成績說話,這也無可厚非。
不過曹陽還是願意和國內籃球圈的人多接觸接觸。
當然,他也不會太把這件事當成一回事。
正如他和蔣昕兒所說的,就算國內的人來了,他頂多也就是和那些人見一兩麵,贈送幾張掘金隊比賽的球票,僅此而已。
他現在最主要的任務,還是繼續帶隊打好比賽。
係列賽的第二場很快開始了,本著贏家不做調整的原則,曹陽依然派出了和上一場一樣的首發陣容,拉夫繼續被他給放在了板凳席上。
而超音速那邊的首發陣容也沒有什麼調整,依然是坎普和佩頓領銜的常規首發陣容。
不過,他們在打法上,還是做了一些調整。
坎普沒有繼續留在禁區附近和艾利斯肉搏搶位,而是主動拉到了高位,與此同時,其他球員也在不惜體力地奔跑著,互相做掩護,以求能扯開掘金隊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