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比賽,本著贏球的一方不會率先改變戰術的原則,掘金隊維持了他們上一場的打法。
即進攻端,依然靠著大量的跑位和掩護取得空當進行投籃,投籃不中的情況下,努力拚搶前場籃板,爭取二次進攻的機會。
在防守端,他們堅持采用擋拆過後包夾馬龍和對其他人無限換防的戰術。
曹陽的思想也很明確,整個係列賽,馬龍都別想能夠在擋拆之後舒服的直接投籃或者順下攻擊籃筐。
別看爵士隊一直都是宣稱打整體打團隊的球隊,但是他們最有威脅的球員,毫無疑問就是馬龍,隻要能夠限製住馬龍,那麼整個係列賽的走向就不會有問題。
如果說爵士隊的其他球員真的能場場爆發,打死掘金隊,那曹陽也隻能認了,沒有別的辦法。
在NBA的曆史上,並不缺少這種角色球員突然爆發打死一支隊伍的故事。
畢竟能夠加入NBA的,哪怕隻是一個角色球員,也是這世界上最頂尖的籃球員動員。
曹陽明白這個道理,斯隆當然也不會不明白。
在開場有過兩次試探,發現掘金隊這一場依然會在擋拆完了包夾馬龍之後,爵士隊就沒有再讓馬龍拉出來做擋拆。
他們讓馬龍重新回到了低位,一個肉棒子型大前鋒應該在的位置。
艾利斯的防守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卻也無力阻止馬龍的要位。
馬龍可以輕鬆要到非常深的位置,接到球之後,隻需要一個假動作,轉身就可以把球打進。
因為身高的緣故,他的出手點更加接近籃筐,球從出手之後到進入籃筐,需要的時間更短。
同樣是可以在籃下輕鬆補防封蓋斯托克頓的穆托姆博,想要補防封蓋馬龍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除非穆托姆博能夠早些移動過來準備封蓋,否則他根本不可能對馬龍的投籃做出任何幹擾。
可是,如果他要是提前移動,又會漏掉自己對位的斯賓塞。
作為職業生涯能夠場均拿到3次助攻的大前鋒,馬龍的策應能力比人們想象得更強。
所以,穆托姆博也不敢輕易失位,免得被對手得到輕鬆吃餅的機會。
當然,除了讓馬龍去低位要位單打之外,爵士隊還有其他的戰術安排。
針對掘金隊的無限換防,他們也在掩護中做了一些調整。
霍納塞克拉塞爾等人在無球跑位掩護的過程中,增加了許多反跑和反向掩護。
他們玩的就是一個突然性。
對麵的防守貼得再緊,在他們突然反跑的情況下,也不可能一直都黏住他們。
隻要給他們露出一點空當,那麼斯托克頓這位傳球大師的球立刻就會傳到。
如果一次反跑不行的話,那就兩次三次。
在進攻中,爵士隊的球員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他們減少了各種沒有把握的勉強出手,提高了進攻效率。
不過為此,他們的進攻節奏也被壓低了不少。
但是這並不要緊,季後賽的節奏本來就是可以放慢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