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垂死掙紮的尼克斯(2 / 2)

這兩位球員曾經都是nba中至少能算得上是一流的球員。

史密斯曾經是快船隊的頭號球星,但是自從他到了尼克斯隊之後,就一直都有些迷失。

作為一名身高六尺十寸的大前鋒,他對於球隊讓他打小前鋒的要求感到困惑。

而從球隊的角度考慮,在內線已經擁有了尤因和奧克利的情況下,在小前鋒的位置上擺放一位身高六尺十寸,運動能力不錯,投射出色的家夥,似乎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尤其這支球隊的主教練還是萊利,是一個很早就對籃球位置和球員身材有過超前思維的家夥,這麼做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史密斯始終無法適應自己的定位,他不光無法適應小前鋒的位置,甚至連自己習慣的大前鋒該怎麼打也遺忘了。

他職業生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刻,竟然是93年季後賽對陣公牛的第五場天王山之戰,最後時刻,他在籃下連續獲得了四次出手機會,卻遭到了喬丹格蘭特和皮蓬的封蓋,最終沒能為尼克斯贏下那場比賽。

這一個細節也可以看出,這並不是一位心理素質出色,能堪大任的球員。

布萊克曼的情況和史密斯不太一樣。

史密斯正值當打之年,身體狀態尚處於個人的巔峰,算得上是職業球員的黃金年齡。

但是布萊克曼年齡卻有些大了。

年輕的他在小牛隊,也是能夠場均攻下20分,並且在西部決賽把當年如日中天的湖人隊給逼入搶七大戰。

他攻防俱佳,曾經在麵對喬丹的時候,也毫無懼色。

他在小牛隊效力多年,保持了那支球隊和投籃得分有關的幾乎所有紀錄,當然,這些紀錄在多年後,全部都被另一個效力時間更長的外籍球員諾維茨基打破了。

總體而言,布萊克曼確實是一個相當優秀的球員。

但是,他今年已經35歲了。

而且,在常規賽的後半段以及整個季後賽中,萊利更加信任的球員明顯是戴維斯和斯塔克斯,布萊克曼的上場時間並不多。

當然有的老將並不需要太多的上場時間,隻要一上場就能做出自己的貢獻。

布萊克曼也是如此,他確實能在場上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在進攻端,他的投射能力,對於現在進攻異常艱難的尼克斯隊來說,確實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但是,指望著這樣一位老將能夠逆轉超過十分以上的分差殺死比賽,實在是太難了。

尤其布萊克曼還因為年齡的增大,導致防守能力也大不如前。

尼克斯隊在獲取進攻上收益的時候,也要承擔防守上的風險。

總之,萊利的兩次換人並沒有起到他希望看到的效果。

分差確實是被縮小了一點點,但是還一直維持在十分上下。

曹陽並不是那種會給人機會的人,當他看到史密斯和布萊克曼上場之後,也跟著換上布萊恩威廉姆斯和斯蒂奇,加強內線防守和外線進攻。

這種對位的換人非常有效果,至少阻止了比分被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