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穩定才是第一位的,然後就是缺陷少,適合球隊。
不過,胡衛東有一個上麵幾個人都沒得比的優勢。
他有一個對他有耐心願意給他機會而且還能和他溝通得很好的教練,曹陽。
王治郅和易建聯都屬於那種不善言辭而且英語很差,跟教練很難取得良好溝通的人。
他們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又不能夠很好地完成教練布置的任務,最終隻能被淘汰,沒有辦法。
但是胡衛東不一樣,他的教練是中國人,很重視他,願意幫助他成長和提高。
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中國籃球的幸運!
胡衛東的27分,並沒有在美國掀起什麼波瀾。
隻不過是一個角色球員在一場不怎麼重要的比賽中的小小發揮罷了。
美國的記者們還不屑於去報道這些。
當然,如果要是雄鹿隊輸掉了和湖人隊的比賽,那麼記者們的精神就全都打起來了。
三連敗!
中國教練的末日!
曹為他的自大付出的代價!
記者們很遺憾,這些他們早已經想好的標題全都沒能用上,太可惜了。
不過,胡衛東的爆發在中國國內,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體壇周報是國內影響力最大的報刊之一,從1992年,他們就已經開始報道了nba總決賽,是國內最早報道nba相關新聞的報刊。
之前曹陽在nba取得成功,他們也有過報道。
不過相比較於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的球員們,教練實在是太不吸引眼球了。
在籃球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內,很多球迷都無法認識到教練的重要作用。
他們或許也會為一個中國人作為教練拿到nba總冠軍而感到興奮,不過在他們眼中,更重要的還是球員,教練遠遠不能和球員相比。
所以,體壇周報對於曹陽的報道也並不是很多,相反,胡衛東到了nba之後,倒是被他們報道了幾次。
可是問題是,胡衛東雖然登陸nba,但是表現並不好,之前的十幾場比賽,絕大多數場次的出場時間都很少,數據也比較難看。
90年代國內的媒體記者們還算是要臉,不會像後世的那些自媒體小編一般,上場不得分或者隻得一兩分,就能給吹成v一般的作用。
胡衛東之前的發揮,讓體壇周報的記者們很難尬吹。
不過,對陣湖人隊的比賽之後,他們終於找到了機會。
全場比賽砍下27分,其中第二節剛開始的三分鍾內連砍13分,率領球隊從落後一分變成反超了10分,這是什麼?
這是全明星級別的表現啊!
為此,體壇周報專門開辟了半個版麵來詳細報道了這場比賽。
他們的報道分了好幾篇,一篇詳細報道了比賽的過程。
第二篇專門描寫了胡衛東本場比賽的發揮,記者還設身處地地去猜測了一番胡衛東的想法,進行了心理描寫。
第三篇的篇幅要小一些,這是給曹陽的。
文章讚揚了曹陽,稱他是一名優秀的教練,為中國籃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中國籃球培養了一名優秀的球員。
新一期的體壇周報一發出來,立刻就火了。
中國球員在nba賽場上發揮出色揚我國威這種事,還從來都沒有出現過。
但是中國球迷對於nba,是神往已久的。
這要得益於92年奧運會和94年世錦賽美國隊在世界賽場上的神勇發揮。
也要歸功於斯特恩幾年來一直持之以恒地給央視寄錄像帶。
國內的球迷們早已經知道,nba是世界籃球的殿堂。
現在,竟然有一個中國球員在這個殿堂裏打出了一場十分精彩的比賽,這讓大家怎能不興奮?
當期的體壇周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一掃而空,這種銷售速度,甚至超過了男籃世錦賽期間,達到了奧運會時期的銷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