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的娘子,羅氏從前一直跟在柳氏身邊幫她管家。家裏精簡之後,人都散的差不多了,她就變成了保姆性質的工作,看看孩子,做做飯。
阿符和阿竺兩人將鐵皮爐子架起來,姚娘子做菜雖說差強人意,但是比羅娘子強太多了。
桃薑吃燒烤有經驗,和姚娘子將肉串好,撒了調料,李令俞坐在旁邊嚐了口,誇道:“桃薑就是聰明。”
李姝原本不好意思坐在庭院裏吃東西,李令俞問小柳氏借她房裏的小圓桌,柳氏笑說:“你就胡鬧吧。”,說歸說,還是讓人搬出來了。
李令俞邀李姝坐一邊,吃著烤串,喝著茶,人生也不過如此。
李姝起初覺得這樣實在是有辱斯文,但看李令俞像個淘氣哥哥,也索性學她一樣,嚐了口肉,味道不錯。學李令俞仰頭看著天空,湛藍一片,成片的雲排成一片,實在是漂亮。
她見李令俞久久不動,問:“哥哥看什麼呢?”
“看天象,看命運。”
李姝笑起來,才不信她胡扯。
李令俞:“阿姝,你看這霞光,覺得明日定是豔陽天,其實不然,明日怕是有雨。”
李姝說不上來,問:“哥哥果然懂天象?”
李令俞笑說:“我不光懂天象,我還通鬼神,你忘了?”
李姝決定不和她說話了。
李姝想,她和其他兄長都不一樣,他沒有讀書人的迂腐,不講大道理,但是總護著她們。
每次回來都會給妹妹們帶禮物,十分疼愛她們。但是也愛捉弄人。
李令俞不知道李姝心裏吐槽她,隻覺得十幾歲的小妹妹們,實在是單純可愛。
她從小就是個不可愛的小孩,起初覺得養這麼多小孩實在麻煩,但是糟了大火後,幾個小蘿卜頭像幼獸似的,齊刷刷的看著她,可憐又無助,她才突然意識到,沒了她,她們的命運不知道會滑向哪裏去。
幾個小的跑老跑去,李菱和李逸才五左右歲,正是調皮的年紀,追逐打鬧,周氏聽到動靜出來,見李菱瘋跑,驚呼:“怎可如此胡鬧!”
還是在李令俞的院子裏瘋成這樣。
李令俞:“周娘子莫怪,她正是活潑的年紀,何必拘束她。”
李姝扭頭看著她,溫柔地說:“這個家裏能有哥哥,真是幸事。”
李令俞心說,我可不是正人君子,隻是正好落難,恰巧投宿到你們家了。
周氏怕李令俞反感女子太過胡鬧。從前郎主在家,幾個女兒尚不敢放肆,李黛是長姐,性情霸道,家裏的妹妹們都怕她。後來郎主出事了,大家都惶惶不可終日,常年不在家的李令俞回來了,倒是溫和很多,對幾個妹妹十分縱容,周氏不是不知道兩個女兒的變化。
李令俞逗周氏的大女兒李毓,“我有個同窗,家裏有個弟弟和阿菱年紀相仿,不妨將她送給人家做小娘子吧?”
李毓正吃烤魚吃得香,兩眼瞪直了,姚娘子在廚房裏做晚飯,羅娘子和小柳氏和周氏坐在廊簷下看著她們幾個烤肉,周娘子聽得驚訝,李姝惱她:“哥哥總是這樣捉弄人,阿毓別聽他胡說。”
李毓卻當真了,問:“哥哥養不起我們了嗎?”
李令俞問:“這話怎麼講?”
李毓認真說:“我阿娘說,哥哥養著一家人,她要多多做針線,給我和妹妹攢錢。”
李令俞回頭見周氏聽得一臉窘態,笑說;“周娘子不必擔憂,咱們家的姑娘,出嫁的錢我都會攢夠的。她們還小,不用這麼著急想這些,在這家裏,愛住多久就住多久,就是不想嫁人,哥哥也保管養你們。”
其他幾個還小,不懂這些,李姝卻聽得幾欲落淚。自從父親出事,家裏親戚就自動斷了來往,柳家舅舅幫助,也是母親上門求那為姨母求來的。她的親事自然也沒了,過了年她就十五歲了,依舊沒有親事。
李令俞看出來李姝的焦慮了,安慰她:“我想多留阿姝幾年,阿姝莫怪我,等我賺了錢,好讓你們風風光光的出嫁。”
周氏和羅娘子還有小柳氏低聲誇讚他。初夏的傍晚,她們難得這樣悠閑。李姝聽著又想哭又害羞。
李令俞喝著茶,問李姝:“阿姐住在哪裏?”
李姝也說不上來,隻呐呐說:“阿姐不方便回來……”
李令俞哦了聲,才說:“那壞了,我特意讓阿符給那位監察禦史送了信,讓阿姐歸家看望母親。”
李姝驚呆了,啊了聲,看著她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