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氏愣了下:“兩年有餘。”
“為何還未孕?”
別跟我玩這套,我經驗比你多。
大柳氏歎氣:“她這次回來也是為這事,過兩日,我去城外寺廟裏給她求藥。”
合著,這位大姐大是一石三鳥,真是該讚她一句效率真高,回一趟娘家,物超所值。
繞了半天,大柳氏已經跑題很久了,等他準備出門了,她又想起來了,問:“阿姝的親事……”
李令俞隻說:“阿姝的事,不用你們操心,有我在肯定不會委屈她。至於阿姐說的親事,如今不合適。”
大柳氏沒辦法,眼睜睜看他出門了。
李令俞回到書房,問幾個小的:“要不要出去郊遊?”
“要!”
“要!”
“要!”
幾乎異口同聲。
“那就走吧,今日帶你們去城外郊遊。”
小柳氏聽到李令俞讓阿符去雇馬車,要帶幾個小的去郊遊,笑著埋怨:“真是胡鬧。”
李令俞說:“你和周娘子也去吧,回來路過小市,看你們有什麼想買的。”
小柳氏有些心動,但是拒絕:“這不行,我要照顧家裏……”
“沒什麼不行,姚娘子會做菜,阿竺也在家裏。”
一通忽悠,打包了兩車人出城。
小朋友們坐在敞篷牛車上,看著門外的任何東西都覺得新鮮。
李令俞帶著畫具,路過巷口的酒肆,進去打了壺米酒,方氏果然在那裏。
見了她頓覺心虛,她看得笑起來,將錢袋裏剩的銅錢都給了她,並說:“我帶幾個孩子出城去轉一轉。嬸嬸今日的魚,我先欠著吧。”
方氏一雙機靈眼轉念就通,立刻說:“不礙事,你們逛你們的,小心些。”
李令俞帶著小柳氏和周氏,路過街口的小吃店又買了一些零食,阿符是趕車的好手,拉著幾車人,雒陽城不愧是曆史中的十三朝古都,洛水之陽,草木繁茂,城外的莊園,山上的書院,堪比現代公園。
孩子們很久沒有到郊外玩耍,桃薑和桃枝將布鋪好,坐墊擺好,將帶來的吃的和水放好,小柳氏和周氏乖乖坐在那裏,光看一看景色都覺得自由。
看著周圍的孩子們奔跑,因為沒有風,李逸的風箏飛不起來,李朱和李菱圍著他一直跑。
李令俞帶著簡易的顏料,開始寫生,她真是無比懷念現代的顏料,形形色色隻要有錢就能買,這兒可不行除非自己做,要不然就是太貴買不起。
李姝和李毓跟著他學了一段時間,靜悄悄站在她背後,看著她起筆,隻覺得她動作行雲流水,布局、色彩幾筆成型,堪稱神奇。
幾個小的奔跑的累了,坐在野餐布上,吃零食喝水。不巧書院的學子登高下山來了,路過這裏。
李令俞離得老遠就看見了,瞟了眼沒當做回事,繼續給李姝和李毓講:“光線從左側投下來,樹有影子,我們要把明暗交界處畫出來……”
何元之最先看到她,見她身後跟著兩個女子,以為他帶著女伴郊遊,就那麼大剌剌的過來了,離李令俞幾步外,李令俞見他不識趣,問:“你的謝先生沒過教你君子之禮嗎?”
何元之原本想看他在畫什麼,他當初送給宋彥之的那幅畫,被宋彥之轉送給了山長,此畫一直掛在山長的書房裏,如今成了南山書院有名的藏品,這段時間有很多名士都慕名而來,專程為看那幅畫。
可見李令俞的丹青技藝,是十分出眾的。
但他沒想到李令俞這樣不近人情。
旁邊的陸儼見李令俞不客氣,教訓道:“不過是離了書院幾日,就目無尊長了。”
李姝和李毓低頭盯著畫,絲毫不敢抬頭。
李令俞手上動作不停,繼續和兩人低聲說:“局部的色彩變化慢慢調整,不用太緊張。”
說完才說:“我帶著家眷郊遊,都是女眷,就不招待你們了。若是真君子,也不會貿然闖到我麵前來,那邊的師兄們想必是看到女眷了。我在教我妹妹,你們還要聽嗎?”
陸儼被他頂的一句話說不出來。何元之也看到其他同窗坐在遠處的亭子裏,盡量不靠過來,他頓覺臉紅,道歉:“是我失禮了。”
李令俞見他道歉了,這才起身,和李姝說:“你們兩個先畫。”
李姝拒絕:“我不會。”
李令俞笑著鼓勵她:“不會就要多練習,畫壞了也不要緊,回去後我重新畫一副送你。”
她這才起身,向外走了幾步才問何元之:“你們怎麼會在這裏?”
何元之忙說:“今日書院休假一日,我們去登高。因為山長入朝,官拜太子太傅。先生們去參加山長的聚會了。所以我們去登山。”
竟然是楊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