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北宮(2 / 2)

大家一聽是好事,都開心了。連大柳氏聽了都心情舒暢了,特意過來囑咐她不要辜負聖恩,做事上心雲雲。

方氏因為被她撞見談戀愛,這段時間十分安靜,都不怎麼和她提要求了。

第二天,她被授官的消息就傳遍了前朝。

言官有紛紛進言,有人說此事不合規矩,也有人罵他,媚人之態為人不齒。唯獨無人敢提太上皇一句。

前朝的皇帝兒子沉默不語。算是認了這個授官。

李令俞以為會有一場颶風,結果很平靜,沒有風沒有浪。讓她簡直不可思議,太上皇越過皇帝,直接授官,還是中書省的官職。

太子蕭祁坐在東宮裏,都覺得氣憤,左春坊署官蔡汝堯勸太子:“殿下,中書省未傳說言語,想來陛下沒有異議。”

蕭祁總著臉,一聲不吭,問:“又是陳留王舉薦的人吧?他的心思可真多。”

蔡汝堯也是正當好的年紀,二十幾歲十分清俊,此時卻略苦笑一聲,什麼也不能說。

裴虞倒是意外,沒想到太上皇依舊如此偏愛書畫,竟然直接給她賜官。看來太原王果然將那幅畫送給了聖人,要不然光憑他手裏的那副,還不能起到如此大作用。這才有意思,如此一來,六部都會盯著一躍而起的李令俞,這樣東宮才好行事。

身側的陪侍見他在演武場外閑走,問:“郎君今日要練箭嗎?”

他笑起來:“今日興致好,來看看。”

“郎君今日可有喜事?”

“就你話多,跟著就是了。”,他雖沒說,但言語中帶著笑意。

李令俞坐在後殿,謄寫青詞,這位太上皇不光手裏握著權柄,而且還煉丹修道,這幾日一直在半山腰的紫宸殿和玄武觀裏。

北宮的宮人訓練有素,大部分人也都在半山腰,此時靜悄悄的院子裏什麼聲響都沒有。隻有那位小蔡內官陪著他。

自授官已經過去兩日了,自從那日後,她再沒見到蕭雍,也隻是第二日將文章送給了呂匡淵,也沒有收到任何回複。這兩日經過她觀察,她也有點摸清這裏的門道了。

大概是太原王那幅畫,讓蕭雍感興趣,所以召她進來,至於為什麼突然留她,和太上皇為何這樣喜歡那幅畫,就不得而知了。

晌午之後蔡荃通知他,若是沒事,每月十五之前,聖人都在玄武觀裏,若是有事會傳召給她。意思她也可不用日日都來北宮坐值。

當天下午她就收拾了東西,準備溜號。

剛出了北宮門,就見裴家的馬車停在門外。

趕車的人見她出來,忙上前說:“小李大人,我家郎主有請。”

李令俞提著布袋子,十分和氣上了馬車,穿過鬧市後不遠,趕車的人道:“到了,郎君請下車。”

她下車後張望了片刻,竟然是北台獄,隻關押王公大臣的北台獄。

裴虞一身黑色錦衣站在不遠處,見她來了,笑笑說:“我領了旨意,陪審人犯楊勃,不知師弟有沒有興趣?”

李令俞警覺退縮,這不是她能趟的渾水,她現在更不想高攀他一聲師兄。

裴虞卻不給她退縮的機會,“師弟不想也不成了,中書令曹大人,特請示陛下,邀你旁聽。”

李令俞立刻心想,她如今是北宮的人,前朝審案,邀請他一個北宮的人來旁聽,難不成江州案最後成了父子擂台?

她這才垂首,道:“中書令旨意,在下收到了。這就隨裴大人去。”

兩人相偕行走,裴虞似隨意道:“還未恭喜師弟。改日設宴為師弟慶祝。”

李令俞波瀾不興:“不敢勞駕師兄。”

裴虞見她麵無表情,笑問:“怎麼?師弟不開心?”

李令俞走在北台獄門前的台階上,反問:“我該開心嗎?”

裴虞笑起來,仿佛看她不開心,他就很開心,他總是能忽略她十五歲的年紀,隻因她如今說話太過滴水不漏,她越縝密,他就越想戳破她的完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