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方,胡屠戶還要趕著去送貨,就把張婆子和陳貴蘭一塊放在馬橋鎮門口,他再三叮囑張婆子不要胡說八道,萬一她胡說了什麼,讓陳貴蘭包容她一下,有什麼事情等他回再說。
陳貴蘭帶著江盼籽就去了老地方繼續賣發糕,張婆子就說自己要去買種子和吃食,找了個地方偷偷的躲起來,見她們倆走遠了,就跟在她們母女倆的後麵。
看看她們倆到底在哪裏賣發糕,她可是有經驗的,一般來說她選的位置肯定是賣了好長時間的,不然也不會那麼熟練的走過去賣。
見那電影院賣票的姑娘還和她們母女倆打招呼,張婆子撇了撇嘴,認識的人倒不少,看你們還能蹦躂幾天。
心裏又嫉妒又羨慕,為什麼人人都向著她們母女倆,王奶奶向著她們,把發糕的技術傳給了她,自己家老頭子也是胳膊肘往外拐向著她們,現在連這鎮上的姑娘也向著她們倆。
她們是走了什麼狗屎運,掙了錢不說還離了婚。
張婆子雖然跟著大家夥一起詆毀陳貴蘭,可是打心底還是對她有些敬佩。
丈夫都直接把人領回家了,二話不說的就離婚了,絲毫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她唯心自問,如果自己遇到了這種情況會怎麼辦?
她怕隻會委曲求全的求著男人回家,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不離婚,能忍就忍了。
江盼籽把椅子放好,陳貴蘭把發糕放上去,把牌子立起來,陳記發糕今天也是元氣滿滿的開始營業。
她們已經擺了大半年,來這裏吃的已經不僅僅是新顧客了,更多的是老顧客。
“我說老板娘,你怎麼不也做點包子賣賣,前幾天你哥拉著包子一塊賣,可好吃了。”
他們家已經變成了家庭運營模式,這也是早期的家庭模式,星期一到星期五就是陳偉平和陳母一塊賣,星期六星期天就是陳貴蘭帶著江盼籽來賣。
因為都是陳記招牌的緣故,一問才知道是一家的,這也是品牌效應,大家都願意在這裏賣,曉得做的好吃又衛生,物美價廉。
重點是還是用的山泉水,這吃的更是放心安心。
“唉,哪有那麼多時間哦,白天要上班,家裏還有個小娃娃要讀書,得做飯吃照顧她,所以忙不過來,真是不好意思,要是想吃,我就讓我哥過幾天多做點。”
見他們問自己,陳貴蘭心裏也高興,說明什麼呢?說明他們已經認可了自己家的這個牌子和味道。
有了穩定的客戶,還怕沒生意嘛。
“也是,那也行。”
客人心滿意足的拿著發糕走了。
張婆子見她們母女倆在電影院門口賣的熱火朝天,生意好的不得了,心裏羨慕極了。
立馬掀開籃子,在離她們不遠又剛好她們看不見的百貨商店開始叫賣起來。
一開始還有些不明所以的人過來,見她一個老媽子,農村婦女的打扮,灰頭土臉的。
“老奶奶,你這發糕多少錢一個。”
幾個女學生看她可憐,就好心的走上去詢問。
見她們來問,張婆子就知道自己這個辦法是對的,一個人打扮的又土氣,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同情心泛濫的人。
“三毛錢一個,你要嗎?小閨女。”
“那您給我一個吧。”
“那也給我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