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孩子是什麼時候不見的?”。“那是1991年農曆8月15號,因為這天是中秋節,是假期,我們不用上班,孩子也不用上學。所以我們準備帶孩子去鎮上玩,那天我老公騎著三輪車帶著我和兩個孩子一起去的。逛完商場,在商場門口,我和我老公因為一些事吵了幾句嘴……”
“為什麼吵架?”主持人顧鄉打斷了下女人的敘述。
“其實沒什麼,就是一些生活瑣事。”丈夫接過話頭說,顧鄉點點頭,沒有再問。
女人接著說:“吵嘴的時候,我們都沒注意孩子,我們都很生氣,我老公就騎著三輪車要走,說不逛了。我也很生氣說不逛就不逛。你自己回去,我帶孩子走,不坐你車。然後就準備帶著孩子自己走,可是……可是……”
女人泣不成聲,淚水大顆大顆的流出。
旁邊丈夫眼中也流下淚水,顧鄉拿起事先準備好的紙巾遞給這對夫婦,不住的開口安慰著這對可憐的夫婦。
這是一檔公益尋親節目,節目立意就是利用網絡媒體平台等等資源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幫他們尋找失散的親人,尋找他們的家。顧鄉既是這檔節目的策劃,同時也是這檔節目的主持人。這檔節目已經播出了幾期,收視率從開播到現在可謂是節節高升。
看著妻子哭泣的樣子,丈夫擦了擦眼淚,開口接著妻子的話頭說:“我跟妻子剛吵完架,心裏賭氣,便自己騎車走,還沒騎多遠,就一百米吧,我就掉頭回來。”
顧鄉點著頭看著男人。
“當時走也是氣頭上,走了一百多米心想何必呢,今天過節,應該高興,還跟著孩子。於是我就掉頭來找他們。”丈夫說,顧鄉點點頭。
丈夫歎了口氣,接著說:“等我回來,就看見我妻子帶著我女兒拉著人就問“見我兒子了嗎?你看見我孩子了嗎?當時我腦袋嗡的一下子,也不知道什麼感覺,就覺得出大事了,到了跟前問我妻子,果然,兒子找不著了。”丈夫顫抖著擦著眼淚。
……
當顧鄉熟練的念完了每期必念的讚助商廣告詞之後,節目錄影結束。有工作人員上來,安慰著這對夫婦,帶他們去後台,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和他們溝通處理。顧鄉和他們說了幾句話後,有些疲憊的揉了揉眉間,直接走出了演播廳。
他很累,是的,非常累。
休息室沙發上,顧鄉有些疲憊的靠在靠背上。接過助理遞過來的一瓶水,顧鄉擰了下,瓶蓋上封的時候可能封的太緊,沒擰開。顧鄉索性直接扔到了一旁,反正本來也不怎麼渴,頭往後仰靠著,閉上眼睛。
一旁的助理有些奇怪的偷偷打量著自己的頂頭上司。在助理印象中,自己的這位上司好像永遠都是雷厲風行,幹脆利落。台裏所有的人都知道顧鄉做事情的準則就是一條,能用一秒鍾說完的話不要用兩秒鍾,能用一分鍾辦完的事,拖延到一分零一秒就等於浪費。所以哪怕顧鄉做節目展現給外麵人的永遠是性格溫柔,善解人意。但所有人都知道顧鄉的脾氣絕對算不上好。不過顧鄉雖然脾氣不好,但卻從來不會發脾氣,更不會罵人,隻是簡簡單單看著你,那種感覺就會讓人有些不知所措,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所以好多同事都還挺怕顧鄉。但是這幾天助理都覺得自己的上司有些異樣,與之前的雷厲風行不同,最近自己的上司好像有些心不在焉,而且還很容易煩躁。因為好幾次助理跟顧鄉交流節目事宜時,都會感覺顧鄉的那種心不在焉,有時還會皺眉頭。搞的每次助理都以為自己犯了什麼錯誤,但最後都發現上司的反應與自己無關。
尤其今天,助理照常和顧鄉提前商量節目進度,顧鄉皺著眉頭聽了幾句,還沒等自己說完,直接揮手示意就這樣吧,助理也沒敢說什麼,隻是默默祈禱今天節目能一切順利,因為顧鄉狀態看著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