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邦昌,百姓們沒一個對他有好感,當初他還是大宋首相時就沒什麼好名聲,手黑心貪沒什麼不敢做的,又善於揣摩聖意,連同為一殿之臣的李邦彥之流都不敢得罪他,尤其是當汴京城破後他居然身登大寶當了皇帝。
身為宋臣,卻為金人當奴才當個偽帝,百姓自然是不服的,而且最關鍵的是有人在事後透露出了一條消息,那就是當初金人圍住汴京時,正是張邦昌下的令,讓守城軍不得妄動刀兵,金人才剛逼近過來就全體棄戰,降了。
正是因為這個,所以如今天下百姓無不恨他入骨,要不是他,汴京不會破得那麼容易,二帝不會被擄去,汴京數百萬百姓也不會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雖然聽說張邦昌為帝時還算低調,理政時也不敢麵南而坐,依然以臣子自居,可是他這皇帝卻是實打實的,而且在別人眼裏看來那就是他放金人入城後得到的獎賞和酬勞,所以百姓們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可是現在,他們卻聽說張邦昌回來了,那個偽帝不做了,回來向趙構問安,這是安的什麼心?
也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咱們都去看看!”於是所有人呼應一聲齊齊往皇宮而去。
皇宮當然不是誰都能進去的,於是本來找徐子楨要說法的數百人現在全都聚在了宮外,而且人越積越多,最後竟來了有三千多人,從宮外玉帶橋上看去黑壓壓一片全是人頭。
臨近午時,宮門內清道鑼響了起來,百官退朝了,禁軍也先一步出來,將堵在門外的百姓喝散,然後隻見一頂頂官轎出來,那些百姓被逼得遠遠的,隻能伸長脖子看著,卻看不出誰是誰。
直到所有官員全都退淨,他們也沒發現張邦昌,連徐子楨也不見了。每個人都心癢難搔,可卻不知道究竟怎麼回事,再回徐家堵著顯然也不是個事,徐子楨那狡猾性子誰還能真堵到他?漸漸的所有人都隻能帶著滿腔疑惑散去。
……
集翠坊是城內最大的一條街市,從東到西長五裏有餘,彙聚了全應天府最有名氣的酒樓布莊首飾鋪等,應天府有些身份有點錢的全愛往這兒跑,因為這裏不光有最好的酒食,還有最快的消息,不論是朝中政事還是坊間野事。
而這天傍晚,一條消息象被點燃的引線般,飛快地傳遍了這裏每一個角落——官家欲問罪張邦昌,被徐子楨一力保了下來。
這個消息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傳開,所有聽到這消息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張邦昌這樣的賣國奸賊,徐子楨竟然保他?而且聽說最後官家竟然屈服了,免了他一死,還欽賜張邦昌金銀布帛無數,讓他榮歸故裏養老去了?
憑什麼?這樣一個賣國賊除了滿門抄斬以謝天下,就不該有別的結果,徐子楨為什麼會保他?
全城沸騰了,每個人都不肯相信徐子楨會做這樣的事,可是很快又有一條消息傳了出來,更讓他們目瞪口呆。
張邦昌當初喝令守城軍不得拒敵,並開門放金兵入城,竟然是受了徐子楨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