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雲中城(1 / 1)

雲中城內沒有稀奇,所有樣物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就連意外似乎都是命中注定的安排。城內沒有起義或,相反百姓安居樂業,衣食無憂。他們不會在乎食物是從哪裏來的,隻在乎想要食物就去集市;對於一些上層人士來說,他們就更不會在乎這些食物的來源,他們隻在乎別人口中的誇讚。外城的人說雲中城裏的人虛偽,雲中城裏的人說外城的人無知。

這樣的命中注定似乎是神明降臨,城內的人信奉其至最高地位,每過二十二天,除了兒童和老人,其餘所有成年人都要聚集城中的廣場舉行隆重的儀式,殺豬祭牛,擺滿蔬食果肉,手拉著手圍成環形跳著神明之舞,嘴上歌頌著神明的恩賜,場麵宏大至極。

雲中城的曆史似乎是個謎,雖然城內上千萬人,卻無一位研究城內曆史的學者,似乎是在刻意隱瞞著什麼。城外的人想一探究竟,可剛踏進城門的一瞬就被守衛立即驅逐甚至是殘忍殺害。任何進入或外出雲中城的行為都必須詳細說明來由,倘若觸犯雲中城的禁忌,此生都無法再進入。可總有人不信這個邪,想要一探究竟,他們召集了身強力壯的戰士,引薦足智多謀的使節,企圖通過雲中城的首領來了解它撲朔迷離的曆史。可這樣的想法是愚蠢的,雲中城的首領並沒有出門接見,也並沒有任何護衛接待他們,依舊是將其拒之城外。這可把城外的人給氣壞了,有人提議用炮火攻打雲中城,把它從天上打下來變成“泥中城”!可雲中城之所以譽其名也並非浪得虛名,其坐落於兩山之間,常年雲霧繚繞,遠觀不可視其形,近察不可測其量,地形和氣候使雲中城易守難攻,城牆高大且厚實堅硬尚且不說,在財力,兵力,物力都難以了解的情況下倘若急於攻打,屬實下下之策,這讓眾人無奈,隻好作罷。

城內的秘密似乎是被放在了塵封已久的黑匣子裏,可雲中城內的百姓並沒有興趣討論城內秘密背後的故事,自打降臨至雲中城,他們就好似被安排了未來所有的命運,如此命運安排他們供認不諱,也好似塘中之魚,遊於琉璃之間,破於一尺之內,蕩於玄離之中,浮生一夢,皆為命中輪回。

雲中城不僅是一座命運之城,更是一座信仰之城。雲中城內的子民將命運寄托於神明,認為神明知曉每個人的命運,他們親切地稱呼雲中城內的神明為命運之神,希望通過隆重的儀式來保佑自己來年風調雨順,事業興隆。在信仰麵前談論命運是一件神聖而光榮的事情。

雲中城內的百姓堅信自己的信仰。從小出生的嬰兒不會知道被神安排好的命運,但自出生以來就接受了信仰的洗禮,他們被高舉過頭接受神明的恩賜,光明覆蓋全身,好似沐浴在金色的聖殿中接受聖水的滋養。

可城內也並非一如既往的和平與安定,城內的信仰也並無從未受到破壞和動搖。話說有一位名叫張杞人的先知曾預言城內的滅亡和城內信仰的崩塌,他坦言雲中城會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雲中城內的信仰也會在一次巨大的衝擊下瞬間崩塌。這一說法遭到了雲中城內所有階層的集體公憤,他被群眾綁在了厚實的木柱上,在嘲笑和譏諷聲中,火把點燃了整根木柱,烈火迅速開始蔓延,將捆綁用的鐵鏈灼燒成赤紅色,被鐵鏈纏繞在火柱上的先知瞪紅了眼睛,臉上漸漸露出了詭異的笑容,霧氣繚繞,迅速遮蓋了整根火柱,隨後迅速向外擴散,如同黑色的巨獸將整個城中都吞噬在內。在混亂和此起彼伏的尖叫聲中,火勢並沒有減弱,相反越燒越旺,烈火逐漸蔓延至行刑台,隨後如同岩漿般向外噴湧,城民向外四處逃竄,場麵一度混亂,如同鬼神降臨了雲中城。

雖雲中城內沒有官載的曆史,但卻有很多自撰的野史,可能神明也想將特殊的事跡留存於人間,黑色預言事件就是村民記載下來的關於雲中城的傳說。

究竟雲中城秘密背後的故事是神明的恩賜,還是鬼神的陰謀,似乎難以知曉。

可故事終究隻是故事,先知的故事也不過隻是後人流傳過來的傳說,在如此繁華的雲中城裏,很難有人會討論甚至是分享如此故事,更不會過多討論故事的細節,很多故事捏造事實,同樣也有些真實存在,但隨著時間流逝也逐漸被人淡忘,就算再深刻也難逃如此命運,唯有真正經曆過才能刻下生命深深的烙印。似乎雲之城也隻是一個傳說,我們為何需要討論傳說中的傳說;或許雲中城始終存在,我們一直有跡可循;或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們正生活在雲之城中…

上海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一日上午十點四十九分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