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斌不想再多說,這些人是說得好聽,還不是怕葉洪降罪他們,想保自己吧!
“這三日就準備好後撤退兵事宜吧”
聽到白斌都算好了,眾將也無話可說,隻得聽令。
三日的時間,和談消息傳到陳國王城了,不知有多少雜言碎語議論攻擊陳景曜,那些看不慣陳景曜的奸佞小人是紛紛進言陳景曜罔顧王的命令,要處以重罰。
不過海國公一直力挺陳景曜,陳王不滿小兒子的做法,到底也給陳景曜留麵子。自己小兒子的能力他再清楚不過,前方戰事傳來的消息,這個楚軍新來的元帥也是難纏的,否則怎麼會突然臨時被葉洪封帥!
這些事陳景曜當然不知道,當然就算知道也不會改變和談之意,他也不在意這些。
……
楚國朝廷知道了消息,也頓時炸開了鍋,葉洪聽說陸白在戰場之事,本打算戰後封官進爵的,沒想到聽說議和之事,頓時氣急難耐。聽到傳來議和的消息,立刻要傳旨降罪陸白。
“陸元帥不僅打得陳國求和,還消滅了四萬烈焰軍呐,這是大功啊,怎麼能降罪呢!而且,陸元帥既然決定議和,肯定有道理。國主不妨等陸元帥班師回朝,再了解詳情?”
最終被李中丞幾個耿直迂腐的大臣勸住。
葉洪氣不過,仍舊下旨,不過是撤兵後讓陸白等人立即回京。至於回京做什麼,不用猜,肯定是追究罪責啊。
————————————————
三日後,雙方再次對壘,不過,這次不是開戰,而是和談。雙方知曉和談之事必成,軍營記錄官也默契隨行了。
“陸元帥可想好了?”陳景曜他們都有息戰之心,這個表麵形式,還是得問一問。
“當然!本帥會請奏國主不再攻打貴國,開放兩國邊境,互通商貿,我軍也會後撤三十裏。”白斌說著自己的想法。
“可以,兩軍後撤三十裏,不過,和談約期十年!十年內,兩國不得隨意發兵,否則,本王子就算魚死網破也絕不放過,到時就不顧這議和書了!”陳景曜也警告,看似對白斌說,實則對在場見證之人說,傳到兩國國君耳中,也是對議和的保證。
直入主題,隨即吩咐記錄官遞交兩國文書,和談就這樣結束。
議和一日不到,葉洪派來宣旨的官員也到了,楚軍早已後撤退兵三十裏外,宣旨官員對白斌等人並沒好態度,當然,他們也沒在意,早預料到這個結果。
全軍班師回朝。
白斌、白武和公孫謹剛到京就被葉洪宣殿覲見。
果然,葉洪當即不滿白斌擅作主張議和之事,怒目圓睜,好像要將白斌盯出一個洞來,“陸白,你抗旨不尊,該當何罪!”
“微臣無罪!”白斌正視葉洪,滿身自信。
“放肆!”葉洪聽到白斌坦蕩無私的模樣,也有些疑慮,大聲一喝,“你不聽旨意,私自決議與陳軍議和,竟敢說自己無罪!”
“啟稟國主,臣認為,這樣定罪陸元帥實是不妥,為何不先讓陸元帥說清楚原因呢?”說情的正是“賣國求榮”的趙毅,他並不知白斌身份,隻是公孫謹向他舉薦白斌,白斌見識不凡、武藝高強,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就向葉洪舉薦了白斌。
聽說白斌議和,也想通這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故替白斌辯解。
葉洪思慮片刻同意道,“好!本王就聽太尉之言,陸白,你說!”
顯然,葉洪表示他此時很不爽,想罰個人都不容易。
“啟稟國主,此時不議和,對我們實在不利。楚國麵臨的除了近幾年崛起的陳國,還有實力強橫的北梁、西岐,南理也對我楚國虎視眈眈,態度不明且地勢險要的秦安,也正盯著我楚國!若我們繼續與陳國交戰長久僵持不下,必會令邊境兵力空虛,一旦我們被其他各國聯攻,楚國就會岌岌可危,必定支離破碎、四分五裂,被他們豆剖瓜分,成為他們囊中之物!”
白斌無視葉洪的君王之威,直視葉洪,義正言辭說道,這不是瞎說,而是事實。
朝堂之上,眾臣聽到白斌的話,各個低頭相互耳語,議論紛紛。公孫謹和白武記著白斌之言,故一直任何事都在一旁不發表任何言論。
趙毅看了眼白斌,對白斌之言很是感慨,沒想到他竟考慮如此深遠,這樣一個優秀的後輩人才,他真希望能留給玉龍太子!
別去所想,趙毅也勸諫葉洪,“國主!陸元帥所言甚是!其他各國一旦瞅準時機攻打我國,楚國必會處於風雨飄搖中啊!”
眾臣紛紛符合陸白之言有理。
可就有奸佞小臣唱反調,“哼,就算如此,但陸白罔顧國主旨意,豈非把國主之話當兒戲!”
“就是,就是……”
“你們這些貪生怕死的鼠輩!說得容易,不如去戰場走一遭如何?”白斌聽著這些人說就來氣,語氣也很不善,“看我楚國將士如何在戰場浴血奮戰!看看他們是如何丟掉性命的!而你們,你們這些大臣,個個說的比唱得好聽,枉將士們不顧生死的殺敵,結果最後反而成全了你等這些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