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紀大了,心也軟了。哀家身為北殷太後,又豈能因為一己私情,廢國誤業。”

蕭函笑道,“母後說的嚴重了,此事的確需要多多思慮。既然還沒有決斷,母後又何必拿來刺激皇兄。”

殷太後聽她提及穆頤,冷哼了一聲,“我隻是給他下幾劑重藥,讓他明白,處在天子這個位置上,無論是一時心軟,還是別的喜怒哀樂,也許就要付出成千上萬將士的性命。”

她又看向蕭函,神色有些欣慰,“還好你回到北殷,不然我若是有個萬一,隻怕他這般處事,也難以護得住北殷。”

蕭函淡淡道,“聯姻一事,未必沒有更好的方法。”

她對殷太後笑道,“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呢,不需要與南梁聯姻,就能達成目的。”

殷太後先是微微驚訝,後是陷入沉思。

————————

大興帝都,顯王府。

“父王希望我能隨使節一同前往北殷?”燕殊在書房裏拿著信件,對前來的家臣問道。

家臣麵露恭謹之色,“王爺確實是這麼說的。”

皇帝前腳有意與南梁達成聯盟,後腳南梁使節就跑去北殷準備求娶公主了,氣得當今幾天都是陰沉著臉,但也不能坐以待斃,立刻安排了使節也趕赴北殷。意思很明顯,就是破壞北殷和南梁聯姻。

當今能力再平庸也知道,要是北殷和南梁達成了合盟,大興就立刻落入了尷尬危險的境地。

“顯王府近來受到陛下忌憚,若是世子能在此行中建功立業,對王府則有利無害。”

燕殊卻蹙眉道,“單單隻是如此,也不需要讓我親自遠赴北殷吧。”

朝廷安排使節,到時候主導之人未必是他,哪怕成功破壞聯盟,他也分不到多少功勞,換個顯王府的人也不是不行,燕殊看出他父王大概還有別的意思。

家臣態度變得更慎重了,“世子聰慧,王爺與身邊的幕僚商議過,認為若是世子能求娶到北殷公主,這才是最大的好處。”

燕殊震驚了,“讓我娶北殷公主?”

他驚訝的聲音太大,正好被門外的人聽見了,“秦姑娘。”守門的侍從對她行禮道。

燕殊也沒想到秦葭這個時候來書房。

家臣皺了皺眉,方才他與世子談的話屬於隱秘,但這位女子既然能隨意出入書房重地,可能是世子信任的紅粉知己,想了想他還是不開口為好。

秦葭神色有些複雜,“既然你有要事,我待會再找你。”

燕殊似是鬆了口氣,點了點頭。

待秦葭轉身離開後,燕殊也才想起對家臣道一句,“不用擔心,她是我府裏的人,我們說的話,她不會透露出去的。”

要說燕殊為何這麼相信秦葭,還是因為她拿出的那些勝過萬金的想法知識,隨便一個點子都足以石破天驚,而秦葭仿佛一無所知般全部交給他還不求任何回報,燕殊怎麼會不信她。

家臣雖不知道這些內情,但世子與這位秦姑娘有什麼關係,還輪不到他關心,他隻需將王爺的意思傳達給世子。

“此時三國關係微妙,北殷這位聯姻的永思公主就是重中之重。”

“據我們在北殷的探子回報,這位永思公主在北殷極受寵愛,不僅殷太後和北殷天子,就是現在掌權的那位監國公主也十分疼愛這個幼妹。無論哪方娶了她都等同於是與北殷結盟,北殷公主天姿芳華,身份尊貴,與世子更是相配。”

“若世子能娶到北殷公主,亦有助於王爺的大業。”說到最後一句時,家臣也是壓低了聲音。

顯王一脈先祖本是大興開國皇帝的親兄弟,也為他下了大半打江山,但最後坐皇位的卻是太.祖皇帝,而先祖被封了第一代顯王,哪怕榮寵至極也不得不屈膝臣服皇室,所以一直有奪皇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