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破壞【尊紫】:可以破壞任何已認知並理解的物質。”
“基於宿主認知,當前可破壞:布質,木質,銅質,鐵質,土質……”
“布質:全棉[長袖,睡衣],化纖[襯衫,短袖],尼龍[羽絨服]……”
“木質:塑木[木椅,木凳],紅木[地板,桌椅]……”
“銅質:導線……”
打開禮包的刹那,一股信息流入腦海,方明隻覺頭皮發麻。
每個物質分類的後麵,細分各種材料的分支,分支之後,才是具體能破壞的物質,還必須自己有足夠認知並理解的存在才行。
這特麼整就一個考研論文題目啊!
還好大部分信息都省略成圖標,需要集中精神才能展開詳細說明,否則這一頁天賦下來,密密麻麻的簡直要堪比清明上河圖的密度了。
目前認知能夠破壞的,大部分都是穿越前現實裏的玩意,比如自行車,被子,電燈,風衣大衣什麼的,似乎對眼前的局勢根本沒什麼幫助啊。
死刑台,鬼頭刀,還有那些百姓,無不說明著這是古代背景!
古代的東西,方明根本不懂啊。
按照天賦的說明,不懂的東西,就無法破壞……
想到這,方明心往下沉。
而就在這時,他眼前突然彈出三個半透明的進度條,進度條末尾還分明用直線,連接自己身體的手腕,腳腕,以及腳底板的位置,仿佛學校裏老師將課時會播放的那種ppt圖片似得。
微微一愣神,方明連忙看向三個進度條上的文字。
連線到手腕上的進度條,寫著的是【木質破壞:枷鎖】。
腳腕上寫的是【鐵質破壞:腳鐐】。
腳底板上寫的是【木質破壞:斷頭台】。
三個進度條,齊頭並進的同時,一股信息湧入腦海,讓方明心頭閃過一瞬明悟。
物質破壞,細分為兩個結構。
第一個是基礎材料,比如尼龍,全棉之類的。
第二個是物質形態,比如睡衣,風衣,羽絨服。
兩者結合,才能算是認知並理解,才能真正進行破壞!
而方明現在的情況上,身上戴著枷鎖,腳下踩著斷頭台。
兩者的材料都是木頭,兩者的形態都在方明的理解範圍之內。
雖說方明自己不認得斷頭台和枷鎖的製作木材是什麼,但隨著進度條的推進,係統似乎在檢索方明腦內那可憐的記憶力,很快一個名詞從心頭湧現:柳木!
柳木,即是柳樹製作而成的木材。
這種木材,是從古到今,一直沿用到現代都還在廣泛使用的。
雖然方明本人沒什麼印象,但事實上,他幾乎每天都有用到柳木,因為他有一款切菜用的粘板,就是柳木做的!
雖說工藝天差地別,但材料的本質是不會有變化的。
柳木,就是柳木。
在理解物質構成的材料後,物質的形態,就變得簡單了起來。
枷鎖這玩意,他在電視劇看了不下百遍,甚至還去跑龍套的聖地近距離的看過,理解程度比常人要高得多。
木質,楊柳木,理解!
形態,木枷鎖,理解!
物質破壞,條件構成!
在方明理解到這一層次後,原本還在慢慢推進的第一進度條,突然拉至滿格。
而代表著[死刑台]的進度條,也緊隨其後,到達滿格。
腳鐐的進度條稍慢一些,但也已經大幅度增長了。
在理解天賦運作原理後,這個複雜的天賦褪去了神秘的麵紗,變得簡單而有效了起來。
方明甚至扭頭看向了劊子手手中的鬼頭刀,但並無任何反饋。
方明第一反應是自己沒能理解鬼頭刀的鍛造工藝和基礎材料,可很快他又意識到不對。
因為鬼頭刀的物質形態,在他的理解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