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識天師道(1 / 2)

就這樣,張覺如願以償地跟隨施粥道士們來到了傳說中張道陵所居住的地方,陽平山。

與張覺所想象的人煙稀少的世外仙山不同,其實陽平山上住的人還真不少!

人來人往,有男有女,房屋錯落有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除了人們都穿道袍,一切都與外界無異。

真是像極了晉時陶淵明筆下的那個桃花源……

至於道觀什麼的,張覺卻並沒有看到,也不知是這年頭道教還不興修建道觀,還是說道觀在別的隱秘地方,隻是沒讓他看見而已。

“到了!”

道士們在回山以後各自離去,隻剩那個施粥的小道士領著張覺來到了一處茅廬之中。

二人入了草廬,小道士取出兩個坐墊,一人一個地坐下。

坐定後,小道士笑著道:

“山上之人皆各有其居所,這是我的居所,你往後就與我住在一起,放心,不會缺了你衣食的。”

張覺初來乍到,不通山上情況,便借著機會問他:

“我初來仙山,不知師兄可否為我講解天師之事?”

雖然張覺還沒拜師,隻是個山上的閑人而已,但也已經能算是五鬥米道的人了,叫小道士一聲師兄並沒有什麼不妥。

“沒問題!”

小道士估計也想在張覺麵前顯擺顯擺見識,便欣然接受:

“我五鬥米道源於張天師,因入道需繳納五鬥糧米而得名……當然,我們不太喜歡這個俗氣的名字,有時候也自稱為【天師道】或【正一道】……”

隨著小道士的講解,這個未來將影響華夏曆史文化將近兩千年的神秘道派,逐漸在張覺眼中清晰起來。

五鬥米道,又稱【天師道】或【正一道】,是張道陵所開創的道脈,也是曆史上第一個道教分支!

張道陵原名張陵,生於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年,是沛國豐邑人,與漢高祖劉邦算是老鄉,其更是漢初三傑之一的留侯張良的八世孫。

可以說,張陵渾身上下都疊滿了buff,他與大漢朝有著解不開的緣分!

前期的張陵當過朝廷的官,後來才開始修的仙,據說他先是得到了黃帝的丹術,又得到了太上老君的傳道。

太上老君賜他三件寶物,一名【三五斬邪雌雄劍】,一名【正一盟威符籙】,一名【陽平治都功印】,其中的【正一盟威符籙】就是正一道“正一”二字的來源。

張陵修道有成以後,便在巴蜀地區傳道,收徒無數,從者數萬!

為了方便管理,張陵便把教區劃分為了二十四塊,教徒們分居於這二十四個區域,稱為【二十四治】。

其中,張陵自領一治,這便是二十四治之首的【陽平治】。

而張覺如今所在的陽平山,就是【陽平治】!

“……天師生於建武十年,他出生時,中興漢室的光武皇帝還正值壯年,而天師如今,已有一百二十二歲了!”

小道士驕傲地說起自家祖師爺的事跡,神色中盡是崇敬。

張覺也聽得驚訝:

好家夥,張天師從劉秀時代活到曹操出生,幾乎是一個人活過了大半個東漢王朝!

這種壽命與成就,怪不得會在後世成為傳說級別的神仙。

不過,若是張覺沒記錯,張天師今年就會飛升……至於他究竟是老死了,還是真的飛升成仙了,這就有待考量了。

但不管怎麼說,張覺如果想拜他為師,時間就隻剩下了不到一年,如果不能盡快拜師成功,張覺就會失去這個大機緣……

張覺想了想,故意問小道士:

“那天師現在還收徒嗎?”

“嗯?”

小道士愣了愣,不禁撲哧一笑:

“你該不會是想拜天師為師吧?天師好多年前就不收徒了,連天師的弟子們如今也鮮少收徒,你就算要拜,也隻能拜天師的徒孫。”

“就比如我,我就是天師的徒孫,你可以拜我為師……”

說著,連小道士自己都笑了。

張覺尷尬一笑,把這個問題輕輕帶過,轉而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