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修道先念經,道德五千文(2 / 2)

張覺沉思起來:

“看來喝符水雖然神奇,卻也不可能見效太快,需要長期服用才行。”

但不管怎樣,至少這讓他看見了養好身體的希望,隻要堅持下去,遲早能治好……

……

莫約傍晚之時,有些無精打采的小道士才回到草廬。

張覺上前迎接,見了他那沒精神的模樣,不由迷惑:

“師兄為何如此無神?”

“沒什麼。”

小道士擺擺手:

“隻不過是學得有些累罷了,待夜裏睡會兒就好了……”

說著,小道士從懷中取出一本線裝書,笑道:

“來!瞧這是什麼?”

張覺眼尖,認出了書封上的幾個大字:

“《老子五千言》。”

“嗯?”

本意為逗弄師弟的小道士聞言一愣:

“你識字?!”

在大漢朝這種上下知識階層差距極大的時代,知識的傳播是受到很嚴重封鎖的!

能識文斷字的人,基本都是世家出身,甚至是漢室皇族、外戚,而普通的平民百姓幾乎一輩子也沒機會讀書,鬥大的字也認不下一籮筐。

這年頭,知識分子那是相當的值錢,當官也並非難事,因為全國範圍內的文化人加起來,有沒有十萬都是問題,他們不當官,誰當官?

一本珍惜書冊,在這個時代足抵千金,還有價無市,是能當作傳家寶的!

所以,小道士才對張覺識字的事情這般驚訝,因為他一介平民卻識字,這根本就不合理……

不好!

張覺話一出口,就自知失言,為免讓小道士生疑,他連忙腦子一轉,故意摸了摸腦袋,扭扭捏捏道:

“不瞞師兄,以前父母在世之時,我曾偷偷與好友去裏長家偷摘果子,經常看見裏長在那裏拿著這卷書背誦。”

“有一次被裏長抓住了,裏長也沒罰我們,隻是教我們認了幾個字,還讓背書……”

“哦?”

小道士詫異:

“教孩童認字背書?這裏長倒也是個妙人……你認了多少字?背了幾段?”

張覺尷尬一笑:

“那會兒隻顧著摘果子,誰會專心認字背書啊……就認了個書名,還有【上、大、人、孔、已、己】這些簡單的字,至於背書嘛……”

張覺咳了咳嗓子,開始磕磕絆絆地背起來:

“道可……道,非……不是道,名可……”

他這認真的模樣十分搞怪,語調也引人發笑,內容更是錯漏百出,小道士忍俊不禁,連連捧腹笑道:

“好了好了,別背了……我來教你重新學!”

張覺的演技著實優秀,小道士不再懷疑。

張覺也暗暗鬆了一口氣,看來以後需要多多注意著點,不能表現出與身份不合的東西,免得讓人家生疑……

“來,跟著我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小道士打開書頁,逐字逐句地開始教張覺讀書識字。

張覺謹記方才的教訓,不敢顯露異常,隻裝作不識字一般,一個字一個字地認真學習:

“道可道,非恒道……恒?”

張覺發現了盲點,不解地問:

“師兄,不是【非常道】嗎?”

小道士則不屑道:

“那是外麵的人因為要避孝文皇帝的名諱而改的,我們天師正道,自然要遵守原版,何必捧帝王的臭腳!”

“繼續!名可名,非恒名!”

張覺聞此,也隻能乖乖跟著念:

“名可名,非恒名……”

一先一後,二人念誦著古版的《老子五千言》,誦經聲悠悠傳響,在這夕陽西下,漸漸入夜的時分,似乎有著某種自然而然的道蘊。

月盤升空,華光灑落,陽平山安靜如常,偶有雞犬之聲,反襯得山中愈發幽靜,無關世俗紛亂,不擾紅塵雜事,安寧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