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師兄已經教過你仙法了,我也不好再說什麼,你專心修習吧……不過,隻修仙法而不修道術,卻也是不好。”
他從案上取來一份竹簡,在簡上寫下了張覺的姓名、籍貫、生辰等個人信息,又在其中加了些神神道道的說辭。
什麼“太上老君有知”,什麼“名列道冊”,什麼“我道正統”,林林總總加起來,大意就是:
太上老君在上,這個人從今往後就是我們正一盟威道的在冊弟子了,請您賜他神威,保佑他成仙了道雲雲……
寫完以後,又取來一份竹簡,把信息複製了一遍。
一份由張衡進行存檔,一份則交到了張覺的手中:
“此為【籙】,收好了,有了此物,你便是我五鬥米道的在冊之人。”
這便是所謂的“授籙”!
“授籙”的含義,就是上告神明,我收了個徒弟,從今往後他就是自己人了,大夥要賜給他神力,讓他能夠使用法術濟世安民。
差不多就是個宣告。
其次,“籙”也承擔了戶籍資料的職能,隻有得到了“籙”,才算是教派的一員,其相當於是俗世的戶籍信息。
張衡收回去的那一份,未來要彙總存放,編寫入專門的戶籍信息資料庫,而發給張覺的那一份,則承擔身份證的功能。
基本就是大漢朝的編戶造冊製度的翻版……
後世的道教授籙,會越來越複雜,從授籙儀式到“籙”的職能,全部都會複雜化。
但如今天師道才剛剛建立了一代人,授籙製度是以非常簡單,張衡隨便寫了兩份,授籙就算完成了!
“授了籙,你便有資格隨我學習符法。”
張衡認真道:
“符法乃是我正一道安身立命的手段,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切勿荒廢時光。”
張覺手執竹簡道籙,順從地躬身道:
“遵師命。”
……
“你可算是被授籙了!”
當張覺回到茅舍之時,早就等著他的張魯終於鬆了一口氣:
“沒有籙的道士,不算是正統道士,既不能學觀想法,也不能學符法……往先你雖然被我爹收為徒弟,但沒有授籙,就總歸是外人。”
“現在就不一樣了,我爹再也不會對你另眼相待了!”
張覺倒沒想那麼多,隻把竹簡放在榻邊,而後問道:
“師兄,天師羽化成仙以後,會去往哪裏呢?”
張魯搖搖頭:
“仙人之心,我等如何揣度?他們沒有了凡人的情感,行事全憑心意,自然是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朝遊北海暮蒼梧,他們來去自如,可能早上還在北海觀濤,晚上就跑去了蒼梧之地。”
說著,張魯不禁歎息:
“可不管他要去哪兒,他都不會再回到陽平山來,羽化之後的仙人,已經不再有情感了……”
祖天師就這麼走了,走得很突然。
但陽平山上的人們並沒有因此而悲傷,因為天師沒有死去,而是元神羽化成仙了,從此長生久視,逍遙快活。
這不僅不是一件值得哀傷的事情,反而是一件喜事!
對陽平山諸人而言,如此,對陽平山之外的一些人而言,一樣是如此:
當天師羽化的消息從陽平山傳開以後,昔年他所劃分的其他二十三個天師道分支駐地,卻是萌生出了某些大膽而貪婪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