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一般家庭都是住獨立的住宅,其實說白點,就是我們常說的別墅了。因為美國地大人少,所以自然就不用像在中國那樣把房子都落起來蓋,因此在美國一般街道的建築物都是底與三層的。這也是美國給我第一印象不好的原因之一。你可以想象一下的,這就像是到了鄉村,跟我們平時勾勒出來的美國的差距還真大啊。
但是美國不是沒有樓房的,他們統成這些樓房式的建築物為公寓,一般這種房子都是出租的,但也有極少的一部分是出售的。
剛到美國的人是買不起房子的,所以公寓裏住的很多都是新移民,但是比起住公寓,分租可是要便宜多了。所以,住公寓的是有錢人,住平房分租的相應的就要窮一些。我呢,必須是屬於不太富足的那群了,但是我覺得分租住挺好的,人多也熱鬧嘛,所以我要交代一下分租的故事。
房東是一個旅居美國多年的香港女人,她的丈夫是一個看起來很和藹的美國人,就在5322的附近,他們開了一間修車行,結婚至今也沒有孩子,不過兩個人過得很快樂。
5322其實是我們租的房子的房號,我常常說這個房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因為我的生日是3月22日,而我媽媽的生日是5月二號,加起來就是5322。在5322的日子過得雖然不太舒服,但是卻很多樂趣,都說人多力量大,我看是人多才熱鬧。
房子一共有兩層,一樓是三室兩廳的結構,二樓很小,隻有兩間臥室。房子總體上來說不算大,但是花園的麵積卻不小。美國的房子不是都有花園的,但是門前政府規定一定要有綠化,我們的房子當然也不例外。不過因為是大家分租的房子,誰也沒有工夫打理這些花花草草的,我和媽媽有的時候心血來潮就澆澆水。所以房子從外麵看就象沒有人住似的。
我剛剛說了,5322的後花園是算挺大的,從廚房推門就能來到花園,當然走車庫的門也能到。房子除了主體外,在後花園還有一個挺大的車庫,不過誰也沒有那個閑工夫把車很費勁地開進車庫,所以車庫就成了我們放雜物的地方了。為什麼我說後花園大,那是因為除了有個車庫外,在花園的後方還有一個另外建的獨立的小房子,我和媽媽剛剛搬進去的時候就是住在那裏的。其實我也不明白,當時蓋房子的時候這個小屋子是想幹什麼用的,因為裏麵沒有衛生間,卻裝了洗浴設備,難道洗澡比上廁所還重要?我本來就是一個超級懶的人,因為房間裏沒有廁所,我們去方便還要穿過花園到大房子裏上,所以那個時候我覺得上廁所是最痛苦的事情。
你一定覺得我們的生活條件不怎麼樣把?其實,我還真是慶幸能和大房子分開獨立的住,知道為什麼嗎?嘿嘿!
我還沒有交代這房子裏都是誰住吧!現在讓我慢慢道來。我剛剛介紹的房東其實不住在這裏,人家有錢,幹嘛和你們擠呢?其實房子並不是她的,而是她弟弟的,不過她弟弟不在美國,所以房子是她的兩個侄女在住,也就是她弟弟的女兒。
我聽說房東太太J的弟弟是個富翁哦,但是他那兩個女兒還真是不著調,都20好幾了還伸手向家裏要生活費,富翁也許是不想兩個小妮子過得太滋潤,所以委托J把房子分租出去,當然租金也是J來收咯,所以J就成了我們的房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