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最起碼實力表現出來了(1 / 3)

一個記者采訪團已經到達總部。

“你注意一下,這並不隻是一個美國記者采訪團。

而是現在世界上,抵抗***侵略戰爭的所有主力參與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國家的報社派出的記者采訪團。

已經到達總部,正在向總部了解獨立二團根據地的工業體係。

應該會在下午,出發前往獨立二團根據地,請注意接待!”

政委的話,在電話那頭悠悠的傳來。

“人我們給你叫來了,但是如何利用你根據地的工業體係,通過這些記者吸引到他們國內的目光。

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總部很期待,你真的能成功!”

陳山河可以聽出政委的話裏對自己的期望,他沒有拍著胸脯保證,而是認真的回答。

“我當然也希望能吸引到他們國內的目光,對我們加以援助。

不過,這隻是一個嚐試,能不能行我也不敢打包票!”

政委在電話那頭給了他一顆定心丸:“隻要你真正的認真盡力過,結果如何,讓時間來告訴我們就行!”

“得嘞!”

有了政委這句話,那就沒問題了。

陳山河又笑著說:“政委,他們什麼時候出發,我做個準備,展示展示自己的實力!”

喬治.曼德森,美合眾社,英泰晤士報記者。

倫納德.斯坦,英曼切斯特衛報,美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記者。

斯坦森,美紐約時報,時代雜記記者。

梅爾羅斯,英國路透社、《明星周刊》、《巴爾摩太陽報》記者;

沃斯——美國天主教《信號》雜誌記者;

普多夫斯基——蘇聯塔斯社記者。

這個記者團人名有點陌生,但是這一些人背後的報社陳山河很熟悉。

在原來的曆史裏,也是這幾個報社的記者團是43年申請,四四年6月才成行,才到的八路軍根據地采訪。

可是現在,來的時間變了,來的人也變了,但是他們背後的報社沒變。

喬治曼德森坐在馬背上,並沒有感覺到有任何陌生感。

因為他在美國也經常騎馬,手底下還有一個500英畝的小農場,但那隻是鄉下的基業而已,真正的工作是同時兼任兩家報社的記者。

但就算隻是偶爾回到鄉下騎一下馬,但在參加報社工作之前,他在自己的農場裏是一名合格的牛仔。

隻是八路軍的馬,比起美國牧場裏麵的馬要差上一些,他能看得出來這些馬有點營養不良。

不過,跟在記者團身後護衛的八路軍戰士,武器看上去相對而言比較精良。

特別是他們在八路軍總部曾經試驗過,這些特殊衛隊身上所攜帶的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

這讓他們感覺到了震撼。

這種衝鋒槍比起美國生產的湯姆遜要強太多了,不管是射速還是彈容量。

如果湯姆遜衝鋒槍跟眼前這隻衛隊手裏所持的波波沙衝鋒槍進行性能比較的話,波波沙衝鋒槍估計能把湯姆遜給虐到自閉。

如果在此前他還為湯姆遜衝鋒槍50發子彈的彈容量而驕傲的話,那麼眼前這一批衛隊手裏的波波沙衝鋒槍71發彈鼓,會讓他明白一個中國詞彙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還有,這支衛隊手上的半自動步槍。

但容量比加蘭德半自動步槍還要多兩發,而且精度比加蘭德步槍要好很多,由於這隻步槍設計的巧妙,就連第一次上手的人也能打出不俗的成績。

這種性能是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所不曾擁有的。

但是卻出現在這一支這個國家頗為貧窮的抗日隊伍手上。

“這是我們自己的軍工廠生產的槍支!”

哪怕這支記者團身邊跟隨著蔣校長派過來的隨行武官,但八路軍給他們介紹情況的工作人員依然毫不避諱,驕傲的介紹的,他們手上的武器是自己生產的。

這讓美國來的喬治曼德森,以及記者團裏麵的諸多外國記者,半信半疑。

但是這名介紹的工作人員,隻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一會兒你們去到獨立二團根據地之後,就可以詳細參觀根據地工業區裏麵的軍工產業鏈。

可以近距離觀察,這個種類的衝鋒槍以及這個種類的半自動步槍生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