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琉光城一直向東行,大約走近四千裏路,再向東南走三百多裏,便能見到一片極具地球北歐風情的土地。
荒山高聳延綿,頂端白雪皚皚,是整個天元大陸規模排的上號的群山。
翻過這南北跨度超過三千裏的群山,才是大乾的領土。
荒原廣闊而貧瘠,泥沼處處,跟北蘇格蘭的那種爛地有的一拚。
荒海波濤洶湧,暗礁、湍流遍布,沒有灘頭,而是延綿不絕的海崖峭壁,簡直就是行船者的噩夢。
這等過於苦寒的地方,沒有智慧生靈肯落腳。
但周寧在這裏,發現了失落的古文明城市,一半在懸崖峭壁之間,一半在海中那種。
他就是清理了盤踞於此間的兩棲物種,繼而以之作為基盤,建立了山海城。
另外,也算是給山海城的人們,找了活兒幹。
以及挖掘,以及跟被驅逐的兩棲物種幹架,還有就是海產養殖。
其養殖的主要海產品,皆來自兩棲物種的相關產業。
這種被周寧稱之為龍蝦人的生物,已然步入了智慧種群的行列,文明水平相當於石器時代的人類。
周寧對這些凶性十足的非人生物沒什麼好感,也不覺得占據其營盤有什麼愧疚。
畢竟,營盤中大量堆積的、包括人類的骸骨,足以證明龍蝦人當初是如何占據這裏,又對這裏的原住民做了什麼。
山海城聚集了不少海洋領域的能工巧匠、技術人才,船匠、航海士等等。
周寧盡可能讓他們能夠繼續從事本職工作,甚至加以培養,目的,自然也是造船航海。
他並沒有東渡的打算,但出海卻是未來發展到某個階段的必然。
俗話說百年海軍,現在就開始著手,沒毛病。
山海城沒有采取琉光城那樣的半傀儡化統治,但因為有城市遺跡的底子,比如仍舊堪稱優質的宏大地下水道體係網等等,因此城建速度不比琉光城慢多少。
隻不過,由於許多方麵都選擇了挪用改用,因此城市風格和格局,就有了很明顯的嫁接特征,而不像琉光城,風格統一且全新。
在產業方麵,山海城與琉光城,形成了一定的互補。
漁業及海產養殖,為琉光城提供了肉類。而琉光城的農作物,則是山海城需要的。
遺憾的是,兩座城市附近,都沒有探到什麼礦藏,這使得兩座城市的製造業發展難度很大。
比如山海城的海船製造所需的大木,琉光城機械製造所需的金屬,都得另辟專門的產地,成本也由此增加了不少。
山海城的人口,是一個建增的過程。
最初隻有四萬多人,但到了九月,已經突破二十萬。
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來自大乾沿海地區。
自二月黑潮時間以來,災民內湧,匪患叢生,與沿海地區接壤的內陸地區,治安狀況急轉直下,甚至半州糜爛。
大乾朝堂,不得不調動軍團去剿滅、去鎮壓、去駐守。
這是個三步曲,目標定調不斷消減。
由此不難看出,事情具體辦的很不順。
有人埋怨,欲讓馬兒跑,還不給馬吃草。
也有人吐槽,相關糜耗,已然不菲,早知如此,當初救災多好?
讓周寧感到哭笑不得的是,甚至有人怪罪到了他身上。
大致的意思是說,有人邀買民心,哄抬災價。
意思倒也不難懂,有他救災,災民就多了一種選擇,不用三個不值兩個的將自己賣掉了。
當然,實際上周寧還是想簡單了。
大乾朝廷諸公的心思,其實是這樣的:不救災,必然會導致許多人落草為寇。
屆時,大軍犁庭掃穴,就能以奴隸的價,趨勢這些有了盜匪汙點的前海民,行海事,造艦禦船。
這等毒計的誕生,也跟朝廷諸公一直以來與海民不對付有關。
海洋遼闊,海民常年生活在海上,一走一年半載……
以船為家的海民,遠不像故土難離的陸民那樣乖覺聽話,這就成為了朝廷有機會就要狠狠拿捏海民的緣由。
不管怎麼說,大乾王朝再經曆了這一連串的動蕩後,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沿海數州遭受天災人禍,賦稅自然是成問題。
而原本的賦稅大戶新州,也徹底陷入動蕩,不但得不到其上供,朝廷還得不斷燒錢,派遣軍隊進入。
朝堂之上,有人主張任由新州糜爛。
但這等智障發言,很快被摁滅了。
新州之南,東南、西南,與之接壤的三個州,邊界線長度超過兩千公裏。
若戰火蔓延到該處,得建多少長牆堡塞?得駐紮多少軍力防蟲?
蟲子可不比匪患,一旦成勢,擴張起來,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所以,大乾朝廷在魔蟯問題上還是拎的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