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彎彎和趙老太太迅速趕回大河村。

一到村子裏,放下七七八八各種東西,她就直奔裏正家。

裏正家裏正熱鬧著,裏正坐在灶房門口抽旱煙,這天氣越來越冷,不幹活的時候,會有冷氣從腳底板直往上冒,凍的整個人有些哆嗦,坐在灶房門口,能烤火,身體舒服一些。

看到程彎彎過來,他趕緊起身:“大山娘,這是出啥事了?”

以前大山娘來找他,都是一副笑盈盈的樣子,今兒卻麵色嚴肅,應該是發生了大事。

裏正老伴端了一張矮凳子,在灶膛邊上放下給程彎彎坐著。

程彎彎坐下來後,將進城所見所聞都講了一遍。

裏正的麵色頓時嚴肅起來:“我老爹還活著的時候,大河村就有流民造訪過,一百多個流民像土匪一樣進村子,掃蕩了所有人家的糧食,那天晚上村裏死了六七十人……要不是那場變故,我們大河村的人會更多……過去的事就不提了,總之,對我來說,流民和土匪就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搶糧食而來,以前一百多個流民就要人命,這次好幾百人,必須得做好防範。”

程彎彎點頭:“不管裏正叔做什麼決定,我都配合。”

裏正站起身來:“先召集村子裏一些老家夥們來集合開會,大家商量個章程出來,然後實施下去。”

村裏的老家夥,就是一些六七十歲以上的莊稼漢,再有各個姓氏的族長,加起來有二十多人。

因為都是村莊人,見識水平有限,於是裏正派趙鐵柱去將虞夫子和賀霄也請了過來,一個是典型的讀書人,一個是教村裏人練武的師父,各有所長,能想到許多他們想不到的事。

程彎彎的身份不一般,村裏的核心會議,她當然也要參與。

一大群人在裏正家的堂屋裏坐下來,裏正老伴端了兩個火盆進來,然後悄悄退出去。

裏正第一個發言:“隻要是今日進城的人,應該就聽說了流民之事,流民成災,總有一天會流竄到我們大河村來。如今村子裏家家戶戶都有餘糧,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了,隔三差五還能在大山娘家裏買點豬油渣回去打牙祭,這麼好的日子,要是被流民搶走了,甘心嗎?”

“今天叫大家過來,就是商量個應對流民的章程出來。”裏正頓了頓繼續道,“不管什麼法子,隻要能阻止流民進村,都可以提出來。”

朱老婆子顫聲開口:“其實吧,各家各戶湊一點糧食出來給流民也行……”

“朱婆婆,你這個想法不行。”一個老人家厲聲道,“村子裏的人幫朱家,因為大家是同村,能幫一把是一把。而且是多數人幫少數,各家各戶出那麼一點點就行了。剛剛裏正不是說了嗎,流民多達上千百人,把我們村的那些糧食全部拿出來都不夠。”

朱老婆子歎了口氣。

她曾經餓過肚子,曾經淋過雨,也想給別人撐一把傘。

但是她清楚,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於是也隻能想想作罷。

程彎彎拍了拍朱老婆子的手臂,看向眾人開口道:“大河村有兩條主路進出口,以及無數山路小路,大路派專人把守,沿著村子設一圈路障,堵死所有小路,防止流民偷偷潛進來。”

趙二爺子開口:“咱村裏的河水漲起來了,說不定會有流民製作竹筏遊過來,河麵上也得安排人。”

徐族長說道:“要號召家家戶戶多挖幾個地窖,把糧食分開藏起來,萬一……我是說萬一流民入侵,也還能有一條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