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郡王這處出奇地順利,兵部尚書去看了一眼,回到聖駕麵前臉都笑成了菊花。
嶽連錚直指他受商不換指使,截留各地的軍報,還諷刺說若是他去南邊平叛會落得個糧草不濟的後果。
他說這話的時候,兵部尚書不在場。
後來聽說了,嚇出一身冷汗。
好在聖上沒有責怪他,甚至提都沒提這事,反倒下旨讓他清點糧草。
提到糧草的時,他又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行,五萬石你全要拿走?你拿走了,萬一長安城中鬧個饑荒,眾大臣和家眷還有宮裏這麼多張嘴吃什麼?”
戶部尚書霸著糧食,連宮裏的內務府都要插一腳。
兵部尚書爭不過,苦著臉道:“聖上要清平郡王帶十五萬人馬出征,這五萬石的糧食也隻夠十萬大軍用罷了。本來就不夠,你們還要……”
戶部尚書不滿地看他一眼,“出征的事不歸我管,我隻管長安的這些口糧。”
“也不歸我管,我隻管宮裏的這些口糧。”
內務府總管太監輕哼一聲,蘭花指差點戳到兵部尚書頭上。
兵部尚書隻能去找商不換。
“大公子,是你提議讓清平郡王出征的,郡王爺的身份又貴重,誰想戶部那廝,不給郡王爺麵子也就罷了,連您的麵子也不給,竟然跟我爭軍糧!”
他氣呼呼的樣子,生怕軍糧這件事辦不好,聖上會新賬舊賬和他一起算。
商不換一眼看穿,“放心吧,能湊多少軍糧就湊多少。不必和他們爭,也不必過分謙讓。沒有五萬石的話,四萬也夠十萬兵馬吃一段時間了。”
他怎麼忽然變得這麼好說話?
隻要他和戶部尚書等人開個口,那還不是想要多少糧食就要多少糧食?
兵部尚書恍然大悟。
看來,商不換和清平郡王關係不太好,可能是故意舉薦人家去南邊平叛送死的。
誰不知道叛軍勢如猛虎,長安城中不少人家聽見了消息,都開始收拾家中細軟了,防止外地的流民湧入城中,發生打砸搶燒的事件。
幸好這些日子還沒有跡象。
“對了,大公子。”
他搓了搓手,有些難為情。
商不換道:“有話直說吧。”
“這話本不該下官來問,隻是下官家中親眷眾多,實在日夜掛懷。您說,這次清平郡王能順利平叛麼?那些叛軍……會不會打進長安來?”
連朝廷的兵部尚書都對此毫無把握,何況是朝中其他人呢?
商不換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樣的朝廷,急需新的血液,洗去所有陳腐的汙垢。
“戰場之事瞬息萬變,我也隻是個文官,哪裏就能預判勝敗?回去吧,我相信清平郡王。”
兵部尚書聽不出他相信二字的深意,隻是想著連商不換都沒有,他回府該催家人把金銀細軟都藏好了,以免生出變故來。
……
“什麼?隻有四萬石?”
聖上聽說長安城中存糧的現狀之後,大驚失色。
“怎麼可能呢?朕記得前兩年還聽說過,說是糧倉堆得冒了尖,底下積累的陳米都腐爛了,怎麼現在就隻剩四萬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