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荼坊落址(2 / 2)

周鈞一怔,跟著反應了過來,點頭說道:“是。”

孔攸點點頭,又道:“既然是仙人所雲,那必定是錯不了。隻是這新荼做出來,如何與漠北諸部互市,也是個麻煩。”

周鈞:“朔方軍與九姓已有互市,我打算委托軍使開荼市,專供漠北。”

孔攸思考片刻,點頭讚同道:“二郎此舉大善,倘若新荼被漠北諸部所喜,那必會引來朔方軍的覬覦。與其坐等軍使盤剝勒索,不如主動與其相交,讓渡小利,保得商事。”

畫月此時問道:“倘若是要賣新荼,為何不在長安城內開市呢?按照常理來說,這大唐吃荼之人,理應比漠北更多才是。”

沒等周鈞解釋,孔攸朝畫月說道:“新法製荼,倘若在長安城內銷售,不出半月,怕是有心人就要打聽來源。”

“長安多高官豪賈,知曉了新荼來自於灞川,必會托情交語,想方設法探查新荼的製法。”

孔攸又說道:“即便隱秘不宣,那萬一宮中知曉了此物,聖人遣使來問龐公。你倒是說說,龐公是會忤聖人,還是會責二郎?”

畫月聽了,心中恍然。

孔攸朝周鈞說道:“新法製荼,倘若能被漠北諸部所喜,短期之內,需求不盛,灞川所產自能供之。”

“但是,倘若新荼大興於市,需求暴增,灞川所產怕是杯水車薪,隻道不足。故而,眼下需布局一地,作為荼坊以備他日所用”

周鈞聽見這話,也是一愣。

孔攸說的是事實,假如炒茶真的在漠北諸部中流行開來,其需求量怕是會以幾何級數向上遞增。

隻靠灞川這裏建立的小作坊,怕是真的無法供應。

周鈞腦中開始思考,倘若真的要建立一個秘密根據地作為荼坊,究竟設在何地,才比較穩妥呢?

首先,東北方肯定不能選,因為倘若沒能阻止安史之亂,那麼關內道、河東道、河北道、河南道、京畿道,都是兵禍的重災區,不適合作為根據地。

接著,河西那裏雖然靠近朔方,但是緊挨吐蕃,用不了多少年,那裏就有陷落的風險,是動亂之地,自然也不能選。

再者,劍南道、嶺南道,都不是什麼安穩之地,而江南二道,又距離太遠。

最後,一圈看下來,也隻有山南西道符合要求,那裏靠近京畿道,未來安史之亂發生後,唐玄宗也是入此地躲避戰亂。

周鈞將山南西道四個字,向孔攸和畫月說了。

畫月倒還好,隻是點頭表示知曉了。

但孔攸卻身體一震,杯中之酒也灑落到了地上。

見孔攸的臉色陰晴不定,周鈞奇道:“伯泓怎麼了?為何如此慌張?”

孔攸盯著周鈞看了許久,深吸了一口氣,開口問道:“二郎,可是不久之後,北方將生戰禍?”

聽聞此言,周鈞頓時驚呆在了原地。

他隻不過說了山南西道這個地名,孔攸又究竟怎麼會知曉未來北方會生戰禍?

孔攸見狀,開口說道:“突厥勢微,恐消跡於漠北,縱觀大唐北疆,再無敵手。”

“大唐當前所慮之敵,唯有吐蕃而已。”

“倘若新設荼坊,與回紇互市,欲不使他人知曉,自然是於北方尋一地而立,究其緣由,有四。”

“其一,北臨朔方,倘若荼坊生變,可有軍力相助。”

“其二,近漠北九姓,縮短商途,可減少路程。”

“其三、南方諸州,人口密集,不利於保密。”

“其四、南方潮濕多雨,不利於新荼保存和運輸。”

“以此來看,自然是在長安的北方設荼坊,要遠利於南方。某本來猜測的地點,乃是原州、慶州一帶,那裏多荼園,位置也處於朔方與長安之間。

“然而,二郎卻舍近求遠,選了巴蜀之地。”

“某仔細尋思,擅自揣測,或是仙人曾道於二郎,未來北方恐生戰事而已。”

周鈞倒吸一口涼氣,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過了好一會兒,周鈞緩過神來,對孔攸說道:“北方未來是否有戰禍,或是有此可能,眼下尚無定論。不過伯泓之言,卻也提醒了某。”

周鈞現在也反應了過來,安史之亂就算爆發,是在天寶十四年,距離現在還有十年。

倘若要設立荼坊,也不必特意選擇在巴蜀。

將荼坊建設在北方,靠近朔方,的確更加有利一些。

周鈞看了一眼孔攸,心中有些感慨。

這孔伯泓,僅僅隻憑借自己口中的一個荼坊選址,就能猜到未來北方會發生戰亂,實在是讓人驚奇。

。您提供大神夜盡長的大唐奴牙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