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還印於後,前朝議(1 / 2)

“皇上,微臣有事啟奏!”隔天一早前朝,陳鼎出列,手中玉笏緊了緊,聲音高亢,“皇上,皇後嫁過來已有兩月,不知這鳳印何時還於國母手上!”

自從經曆喪子之痛後,陳鼎整個人顯得老了十歲,麵容憔悴帶著一股陰冷,據說中途還大病一場,此時卻十分鏗鏘有力地恢複了往日文臣的風骨。

衛長臨聽得出他故意咬得重重的“國母”二字,心頭不禁一喜,陳鼎這老狐狸終於做了一件好事!鳳印遲遲沒有到雲玖手上,雲玖又不讓他插手,他原本還在為此事擔憂,不想陳鼎卻突然發問了。

餘光捕捉到一旁站得筆直的楊敬聞言背脊一僵的神態,衛長臨心中譏笑,麵上卻故作為難疑惑地說,“隻是鳳印一直在太後那,陳愛卿不提朕倒是忘了……皇後年紀還輕,到底比不得太後執掌後宮多年……但既然陳愛卿提出來了,不如眾位卿家集思廣益,就這個問題商討一番?”

說到狡猾,老狐狸都不是衛長臨的對手!瞧瞧,明明皇後掌權是皇上您最想看到的事對吧?哪有皇帝希望不是自己生母的太後一直霸占著後宮大權還手伸到前朝來的?

陳鼎不可置信地望了一眼,坐在龍椅上的男子,可惜的是,他看不出對方有一絲作偽的樣子。不禁有些怒其不爭!

他是收到了女兒陳妃的密信,說是太後不日要前往普陀山萬安寺禮佛,估計要去個月餘,但是太後昨日召集皇上與宮妃說了此事後,又提到她一走,恐後宮瑣事太多,皇後打理不過來,又提到了貴妃打理後宮如何如何了得,言語間竟是要恢複貴妃協理後宮大權!

陳妃哪裏肯!皇上當場也隻說了從長計議,並沒有否決,可陳妃了解皇上,但凡是太後提議的,皇上十件事裏有九件是會應允的。所以她事後偷偷找了皇後想商量對策,皇後卻說了一句話。再然後陳妃便回了明玉宮。

連夜讓人送信給宮外的父親陳鼎,讓他務必第二天早朝聯合所有他的人,向皇上進諫,讓太後將鳳印還給皇後,真正地退居幕後。為了使陳鼎同意,陳妃在信中直言不諱地提到,皇後是她拉攏的對象,但如果皇後沒有實權,而貴妃又恢複大權,那她在宮中便腹背受敵,如履薄冰。而太後一走,皇後掌權,就算貴妃得勢,她陳妃也能倚仗皇後而不會落馬。

陳妃不愧是陳鼎之女,三言兩語陳清利害,陳鼎看完信思忖後便連夜召集了他一派的大臣,就等著今日早朝,逼太後還權於皇後!

“皇上!臣有異議!”楊敬果然反對,他繃著唇線,冷冷地剜了眼陳鼎,沉住氣,道,“皇上,如您所言,皇後年紀尚輕,並不能擔當這執掌後宮大權。再者,皇後畢竟是雲國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等他說完,原本還認真聆聽的衛長臨卻像是突然被踩了痛腳,拍桌而起,“混賬!楊敬你注意你的言辭!皇後豈是你可以妄議的?皇後是雲國人又如何,那是出嫁前,現在她是衛後,是我大衛的國母!什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